|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早期发现血管堵塞的征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血管(供图/视觉中国) 7种症状,警惕血管堵塞
4 z# ], T3 x8 P. @- |* u+ E+ H1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
5 s/ u Z( \' ^# p3 Q. D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因此,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6 {& |: V j9 b* ?
2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
2 n. s/ U. f) e% v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
% I( Q; e! ^" r4 N% s: f5 ]3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 C m+ d. U6 ]* [
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以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不论能否自行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
3 P8 W! m6 K* D4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 I1 X W- o: ]* k' f3 g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6 Q& D! r0 x$ o" a+ W9 o8 k
肾是重要的血压调节器官,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高血压,而且这种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随着肾脏缺血加重,其“排毒”功能会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就需要透析治疗了。( @, G% B" E. Y0 f; X; h$ x
5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
H( G7 T4 N& {7 }& x J四肢动脉血管负责上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 R+ d4 u8 _+ i
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即静息痛),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伤口不能愈合,甚至组织坏死(坏疽),不得不进行截肢治疗。+ ?2 \ `% w3 O5 d/ m/ P% k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7 w, }$ _# B. b1 P; I4 G- J' i& i( `6脉搏减弱、血压低,上肢动脉堵塞
8 f$ m2 N1 E) a& b5 N+ \2 D这样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上肢动脉要是堵了,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手臂血压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
m6 u( ]/ G) x7 ]7下肢不对称水肿,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 @1 e$ d# Y! J7 L# d# Y
$ S; E; U( g- a! d, y5 i1 g* Z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脱水、肿瘤等病人身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 i0 m2 H% u6 R9 l
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
5 g- r& c9 S+ Q( |血栓堵塞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的水肿。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易发溃疡等表现。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将堵塞肺动脉。
6 k' K" x- I) Y) v$ l; R' z总结: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征兆包括:胸痛胸闷、心慌气短、感觉异常、运动或语言障碍、头晕头痛、血压改变、肢体疼痛、手脚冰凉、肢体肿胀、走路腿疼等。我们在警惕这些征兆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得了血管疾病就要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手术治疗。7 d- |) o% x) d Z
5个好习惯让血管健康常驻/ f/ S2 h( [' X$ Y) m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这是最新的关于全国心血管病的数据统计。
$ O( { g& ]; ]数据显示,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5%和42%,在所有死亡因素中排第一。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 D; e/ Z0 [4 j/ S) B
《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上升阶段,其中,脑卒中人群约1300万,冠心病人群约1100万,高血压人群甚至达到2.7亿。
" o* J6 [2 Y5 v心血管病专家认为,脑中风主要包括8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吸烟、房颤、超重、缺乏运动及脑卒中家族史。可怕是,只要有任意3项,就是卒中高危人群。而冠心病也包含吸烟、长期精神紧张、三高、肥胖、缺乏运动、遗传背景及长期服避孕药者这些高危因素。) q' I; h1 R; l$ p1 L# {: g7 [
“很多人认为,只有到老了才用为血管操心,其实心血管病早就‘提速’了,早点养血管,胜于老来治。”某主任医师强调,最好在血管中的“水垢”聚集之前,就保持它的管壁光滑、柔软,好弹性,这首先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9 Q9 U+ K$ e' ]- E( |* ]1 F
既然知道了大鱼大肉、昼夜颠倒、吸烟多、运动少等这些血管“天敌”,不妨摒弃它们的同时,多做些有益血管的日常养护。+ Z4 _( D8 v1 F' ~* q
1饮食上控糖限油
, Z. }! w& `* t, R9 E/ Y) }& O" n现在生活节奏加快,餐馆、外卖,连很多人自家炒菜都为了口味,多用“高盐、高油、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堵塞。所以饮食宜清淡,比如晚餐喝一碗杂粮粥,有利于预防冠心病,控制胆固醇。2 j. U7 |5 ] v: Y( c; e
2增强血管功能运动
, P/ e8 `% V, Q$ G8 v3 a慢跑、快走、游泳各种有氧运动,帮助肌肉舒展、关节柔软的体操,哪怕是轻微的肌力锻炼等活动,都能改善血液循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使人在常态时心律减慢,降低心脏负担。9 P6 Y% L( |' V( Q9 [# c) k, E
& a& O* W" m* ]9 D* a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5 S1 a$ I; ^' s: U9 j
3保证睡眠
1 I& {: W5 S% y3 r3 v长期因为劳累、压力大、休息不够导致猝死的情况并不少。一般人建议成人每天23点前入睡,睡够7-8小时,不要被任何事情干扰。
2 e- ^ E, I- s( n6 R" g+ Z4精神放松
9 l1 O% @+ u) V0 z突然的精神压力可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的扩张能力受损。最后导致血管不能随血液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其功能,增加心脏突然事件的发生。
4 O/ n( x) F6 R* F9 v5每年要查血管,监测血压
! K: c( w2 T, e/ P! p* M# T*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压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一定要按时监测、服药,让它们保持在正常范围。
! ~" N* J; u! n; E
w$ `3 ~' f# v( X9 b# ?, K
; a7 _1 T7 X F/ v' i' L: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