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 z8 @; W+ ?5 b
& i9 x/ j `. v5 z+ p$ X( _* A ! P! K' w5 e; G% ?
8 l# l6 h! A: ^( z S
, v5 j* Z! W1 j5 ~7 c6 x1 c/ c : m1 i. Q4 R* K& m3 P& W) ~ N. e

/ K# Y1 [% I* |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长,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发现:觉得孩子没有小时候般顺服,渐渐不太愿意听从父母的要求。例如要他多喝一碗汤,不成;要他多穿一件外衣,不易;要他乖乖地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不愿;总之就是变了不会简简单单就听从父母的指令。
5 w5 j2 B8 M; I 若然你正是经历著以上情况,就证明了你的孩子已悄悄踏入人生另一个阶段,他开始塑造自己的个性,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分析,且敢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喜恶。只是个性未被琢磨、分析未够全面,表达亦欠技巧而已,所以容易给父母有一种负面的评价。
( O( ^) c' p" o" ^) R ~6 r- k. N 有时候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非不得要以高压手段处理他的不听话的表现,例如要求他遵守规则过马路,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惯常以硬碰硬的方式处理亲子的分歧,克制孩子表现的话,虽则或可收到短暂性的即时效果,但孩子不甘心地就范,长远阻碍了他的健康性格发展和损害亲子感情。. ~2 |& C* J9 f
事实上,针对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们可以有三个处理的导向,第一是孩子的性格本质,第二是分析事情的能力,第三是表达异见的技巧。
3 v. u3 ~% m8 u' n3 c; J 常见的例子包括‘做错事不轻易认错’、‘不肯参与父母所安排的课外活动’、‘回家后不太愿意操练有关活动’等。要处理以上情况,父母必须先认识孩子的性格和喜好,有些孩子较容易妥协,有些则较坚持;有些很愿意接受新挑战,有些则很容易放弃;所以先不要把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的乖巧程度作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很独特的。; y' I) }: L# C6 p
然而,姑勿论你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类性格的孩子,以下几点也值得父母参考:1 ~& G( [( Y3 P, z
给予孩子一定尊重
/ e& j8 \ h @' z8 U4 ^: P7 \7 i! U 例如同水平视线的沟通、不要太过动气地指责他等。或许孩子有错不认,或许他的坚持并不合理,我们也要让他感觉到被尊重,否则就不能让他明白你的心意。- y8 o O; I3 K0 p
给予孩子合理选择% K& y7 [; C' O6 c8 c
$ ^4 [+ P6 a4 Y) p% N* i& ^4 Q3 v 例如让他自行拣选喜欢的课外活动,因为孩子愈是能够参与拣选,他就愈大机会主动参与。当然,年纪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作出选择,例如让他二选其一;为免浪费资源,建议让年幼的孩子先参加短期课程,甚或一些免费试读班,才决定添置有关物资;毕竟孩子也正值寻求自己的喜好阶段。3 W" Z7 z3 B2 q& Z
平实但坚持的说话方式: D4 H" ]7 R, K8 B, H& {" X) Z$ n
这有助亲子沟通,让孩子较易接收到父母的意见,能促进孩子明白事情的利弊,协助提升其分析能力。紧记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出来,它需要恰当的消化才能成事,所以父母必须按孩子的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向他解说应当做的事情。
$ L% N& ?; C# h2 Z 帮助孩子提升表达技巧) `6 @6 l% i- b6 r: y
当孩子能够平静下来的时候,父母便可以进一步帮助他改善表达异见的技巧,例如尝试向父母解释不喜欢参与某课外活动或当时不肯道歉的原因,而不要採用那些近乎失控的不满表达方法。5 q* y$ I8 @8 I+ [6 ?% i
把握睡前亲子时间* V/ V) e7 Y6 {* X3 O$ w
临睡前的亲子时间正是好个时机,让父母可以协助孩子整理一下当天的重要生活经验,并温柔地接受父母的教导。4 ]# g- A$ X' E1 e8 b$ ^: p
( A7 w3 O, R8 y% v/ q- ^# n. U t: c0 E% U) f! H8 H. m% N
0 w3 k, g, l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