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19 编辑
- ~1 f( r5 x" X$ f1 V# F/ C0 k) M$ R" O( m% d; s+ c7 b) i8 ^1 Y5 t
ㄩㄩㄩ ?5 j9 `" l$ L& c
20部教师题材电影 电影其实没有时间区分,好的电影永远都会流传下来。 这里重点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 -- 天籁之音 《自由作家》《弦动我心》-- 剧情真实感人
这几部电影我都收集了, 如果对这几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 我可以提供免费刻盘服务.
3 q6 R( I1 P" X0 d. L《乡村女教师》(前苏联,1947年) 上山下乡支教去!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几代人的反映教育事业的影片。
& D! t2 z& e) [3 J' [! r9 ?《二十四只眼睛》(日本,1954年) (重点推荐)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横行,面对那些被政治洗脑而对战争高唱赞歌、视死如归的小学生,这个只有12名学生的小学教师该怎么办?欢快的单车,重聚的师生,战死的学生,林立的公墓,战争给了她一个悲惨的经历! 《音乐之声》(美国,1965年) 蓝天碧野,歌声响彻云霄。修女,家教。一个最经典的音乐教师形象。 《苗苗》(中国,1980年) 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那时我读小学。这个心灵纯洁的老师形象一直根植在我心中十多年。
9 `! M& c; d; `+ t% {* W: A/ y: F3 g$ n k
6 d% U" z; K) R7 @《烛光里的微笑》(中国,1991年) 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十多年了,或许以后,中国的老师永远都是这个形象。
: X# T* ]7 y. \& b2 T
, J9 d' _2 N, B《教室别恋》(奥地利,1995年) 二战时期,骚动的青春。一部经典的关于师生恋的情色电影。
9 p4 p8 F6 S5 z* X5 r7 j
《生命因你而动听》/《霍兰先生的乐章》(美国,1995年) 一位伟大的音乐教师。他一直梦想着创作出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因为生活和教学而不能如愿,但到了退休的时候,他发现,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帮助众多的学生踏上了正确的人生之路。
: U& W- o* U3 _% r; B. X- u
8 L7 X" K7 x. S, v) I& W
3 m8 P. v% T0 Y X. x《心灵捕手》(美国,1997年) 只要是心灵之间真诚的交流,有时侯,老师也是很好的朋友。
7 a$ O7 r& f I7 v2 C& J0 m; z% X《一个都不能少》(中国,1999年) “学生一个都不能少”,13岁的代课教师为了这句话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 + v" c& `& E; S+ |# h
《钢琴教师》(法国,2000年) 扭曲的男女情欲,充满着血腥暴力、性侵略。影片刻画了一位受压抑的女钢琴老师的变态心理。本片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获最佳男、女主角奖和评审团大奖。原著作者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4 n$ p# o1 p: W5 f( k3 {
《大逃杀之东京圣战》(日本,2000年) 太血腥!太恐怖了! 北野武,杀人老师! 日本,未来的某一年。 所有的学生必须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 深作欣二试图通过暴力电影来呼吁反暴力。
. j# T( r9 d d5 T# C) A# U4 U《独领风潮》(美国,2000年) 杜兰,最出色的舞蹈老师。探戈、狐步、华尔兹,交谊舞照样也疯狂。
9 I8 o9 O, n) z$ W' \% R《美丽的大脚》(中国,2002年)
$ ^; _8 H6 m- X7 B
《蒙娜丽莎的微笑》(美国,2003年) 五十年代的美国,这位美丽的艺术史老师一心要让女权得到重视。
0 I/ M9 T# g+ O9 F6 O8 V! N1 x8 \+ \
《放牛班的春天》(法国,2004年) 经典的影片不用多说了,法国人永远都是最浪漫的,这位大材小用的音乐老师也不例外。
! S3 ~! y4 }0 z. t2 o, ]- V 《GTO麻辣教师》(韩国,2005年) 荒诞、另类、搞笑、无聊的老师形象。 日韩这类老师电影很多,如:《我的野蛮女教师》、《不良教师》等,这里就不一一推荐了。
3 K, \/ e# p8 k; B2 t 《我的教师生涯》(中国,2007年) 梁家辉,香港影帝,估计经常看电影的没有不认识他的。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四十多年来,一位从海外归国的乡村老师无限感慨的后半生。 《死亡诗社》(美国,1989年) 类型:剧情 / A& W- A% S! E6 l0 ~
级别:成人观赏
% r. X; T% q% S8 f0 m" j, d本土票房:$95,860,000 * b7 c; Z' T& r; P8 p; ^
主要演员:罗宾·威廉斯 罗伯特·希·雷奥纳德 埃森·霍克 8 Z8 f0 ?# O5 g2 E* i
剧情概要: $ ?9 C d% ^' c3 j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 / ]9 t, ~* a& d4 `$ s0 W! k' M* X: ^
这部影片是Peter Weir 的上乘之作,曾得到四项学院奖的题名,并且赢得了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另外,罗宾·威廉姆斯的出色演技,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7 R8 q! P4 I" ]* d( |( x
2 x: O8 P; p! X+ B# F6 d
《自由作家(街头日记)》(美国,2007年) % O, G4 O) k! X9 V" N
23岁的活力女孩艾琳·格鲁威尔(希拉里·斯旺克)刚刚从大学毕业,自小立志成为教师的艾琳算是如愿以偿,她即将到威尔逊高中担任教师。然而,一向乐观的艾琳也开始为自己的教师生涯担心起来,因为,威尔逊高中的学生脏乱差是出了名的,而她即将接手的班级更是差中之差 203教室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帮派小混混,有的是瘾君子,非裔、拉丁裔、亚裔等各个种族的青年混杂在这里,同学之间互相仇恨。虽然他们肤色不同性格不合,但有一点倒是共通的,那就是都把这义务教育当成混日子,来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早日脱离学校。 初为人师的艾琳接手这个班级,刚开始试图用自己的活力带动这群自我放逐的孩子,但是学生并不理会这个菜鸟老师,他们继续打架逃课。有一天,班上一名拉丁裔女孩伊娃亲眼目睹男朋友被黑道杀掉的惨况,这一事件不仅让伊娃自己精神受到极大冲击,班上的同学也从伊娃与她死去男友的身上看到自身的未来,纷纷陷入绝望的境地。这时候艾琳给班上的同学买了《安妮日记》,小女孩安妮在二战期间与家人为逃避纳粹,被迫躲在密室所写的日记引起学生的共鸣。艾琳建议班上学生每人每天开始写日记,将自己无处说的事情自己心中的苦闷全写日记上,能看的只有艾琳,而艾琳不会给他们打分,只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与他们交流。从这开始,学生们开始找到了倾诉的途径,以手中笔代替暴力,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渐渐走出阴霾,看到生活的阳光。而艾琳也成了他们心目中的G.T.E-GREAT TEACHER ERIN
* X$ D* I# |: n% _; A, K6 `4 m
% H0 \7 J( s( j2 N1 L
4 t; f/ {" B g: G5 C 《弦动我心》(美国,1999年) 4 T! S2 c- W$ ^, V2 D, Z' n
这是一个有关女性自我实现的故事。面对丈夫的背叛,罗伯塔(梅丽尔-斯特里普饰)的世界轰然坍塌了。多年来,她随着在海军服役的丈夫四处奔波,已毫无个人事业可言。现在这一切都幻灭了,她必须重新自食其力,同时还得抚育两个幼子。背井离乡的罗伯塔来到全国最乱的纽约东哈林区。除了资质、韧性和往日攒下的50把小提琴外,她已一无所有,教孩子们拉琴成了她谋生的惟一选择,但来自各方的怀疑让她苦恼。重压当头,罗伯塔的激情感染了学生,混乱不堪的街区里传来了美妙的音乐,人们驻足凝听。罗伯塔成功了。然而好景不长,音乐教室维持了10年后,校方突然决定撤资,罗伯塔面临事业搁浅的危机……6 M( M- Q% {( d9 i# z. I: ]
《心灵之曲》告诉那些对梦想望而却步的人们:不管生于何门,阻挠几多,只要坚持下去,并笃信自己,那么一切不可能都会变得水到渠成。片中的罗伯塔遇到来自家庭和事业的重重阻力,但她坚守做人原则,在逆境中决不轻易言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点化了出身卑微的孩子们的音乐禀赋,而孩子们的灵气则让死气沉沉的教育体制尝到了僵化的苦头。
9 L3 i& j, \# sㄩㄩ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