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写出5万字防骗日记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太乱,推销会往往以打亲情牌、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上当
. Q. s) {3 \/ L( s郑正一写的防骗日记。受访者供图 “器官衰老是正常现象,如果说70岁的人有30岁的心脏,那不可能,但卖保健品的却鼓吹能这样。”76岁的老人郑正一(化名)说道。
1 Y \7 V" t7 v$ F) p1 p' ^) R0 `去年1月,这名重庆老人“卧底”上百场保健品销售会,并写下5万多字的防骗日记,引发媒体关注。他回忆,这些推销会宣传有礼品赠送,发一些鸡蛋、挂面等吸引老年人参加,再以打亲情牌、鼓吹能治病、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购买。 7 h" r- N8 d* Y+ B# x
3月8日,郑正一仍在卧底一场新的保健品讲座。他说卧底不会因为报道停止。“在重庆,这种讲座太多了,来的都说是北京的专家,老人们去哪里查?希望公安、工商等部门能管起来,发现一个查一个,打击这个乱象。” z. v/ v* s* ^
“身边太多同龄人买过保健品被骗”. j; r: _& f9 X, e* |6 ]; y
新京报:怎么想到去“卧底”,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
1 ]' E- |# k! c9 F. D郑正一:我做这个不是为出名,70多岁的人还出什么名,就是想让老年人不要上当受骗。因为身边太多同龄人买过保健品被骗,想起来也是后悔,我就决定去(卧底)。 7 S( g8 q: `) d! J) [
我退伍后到某工厂当过工人,因为爱写文章,文笔好,还干过几年内刊特约记者,写写豆腐块文章,就想着把这些都记下来。
6 P# A6 Q* y5 s新京报:你身体怎么样?此前有接触过保健品吗? : g- s/ i. r. x) r. A$ ?: |/ j
郑正一:没有。我不吃保健品,我有自己的观念,认为器官衰老是正常的现象,是自然的发展。但有些老年人不懂得,他们认为70岁还应该像年轻人,有30岁的心脏,那怎么可能嘛!但卖保健品的就说,吃了我的就达得到,这种宣传自然有人信了。 * y, v6 l G$ b* `+ Y' {7 w
新京报:还记得第一次“卧底”的情形吗?
) t* u: K; W, K3 X- m9 b; `' Z郑正一:去年1月7日,我第一次进入保健品推销会场,是根据他们之前发的宣传单报名去的。那个会场比较小,有30来人参会,他们许诺有小礼品,给老人发鸡蛋、挂面什么的,开了两个多小时,有几个人买。 : J% R% d- {# `; i
然后我写了第一篇日记,大概内容是:今天参加“洗脑”,我坚定是了解健康事宜的,绝不上当受骗。这是某某单位在推销保健品,说一千多块钱一盒的保健品,买的话返利两百元,还有各种返利,最后80元就能到手……这表明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 f5 U7 t. m6 O4 H$ R( Q k% w新京报:听讲座时,你一般都在干什么,现场做记录? 1 |5 }+ E# _6 P" x7 s3 K; n
郑正一:随便拿张纸,记他们说什么,然后回家写日记整理。他们以为我在记保健知识,也不管这个。 , q" _4 M" ~# b% g B8 S' J
新京报:每天开完讲座都回去写防骗日记? 4 K2 `& \. J- N, @! h
郑正一:从去年开始写的。我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你们都用电脑,我不行,得用稿纸写,家里有很多笔,写完需要修改、标注,我就用红笔勾上。 @& V+ G0 o& R; N) r8 W! \0 H
还有哪一句是提醒我的,要标注。比如有个讲座是说中央老首长吃的保健品,我就用红笔质疑,然后打上问号又打个惊叹号。比如说北京301医院研究301牌胶囊,我当过兵打过仗,知道军队不可能参与地方医药销售,就标上质疑。 9 M: b0 [9 @ B& s/ y8 k2 z
“有推销员扑通跪下喊爸妈”
# L* C0 J H2 u# I1 F O新京报:参会、写日记,为什么能坚持一年多? 5 n t" z8 E5 ^/ e$ w/ R
郑正一:不能叫坚持。他们喊我去开会,我参加过成了会员,有了第一次,他们会一直叫我。今天卖这个保健品,你没买,他们觉得这个对你不适合,会继续叫你,总有一个产品对你适合,那些娃儿就是这样想的。 / W' m! [2 i4 \+ _5 E, g
通过参会我晓得,参加的人少,大家都不买,他们就很恼火,参会人越多,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不买人家要买,有一百个人参会,有几个人买了也好。 . K6 S4 Q. P( Y& }. P) h
新京报:共参加了多少场保健品销售讲座?都是从哪里获知消息?
+ a+ i& ?0 D7 o/ R) P) Q& \7 i郑正一:基本上跑了100场,去年参加的比较多,因为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他们发了参会通知后,一般开会是7天,我今天报了名,开完明天继续。
! r; j8 M. R2 B! r- b! Z& Z* L: N新京报:是否听进去?这么多场都没有被“洗脑”吗? " r: _2 l- v$ V
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写出5万字防骗日记 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太乱,推销会往往以打亲情牌、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上当 / ]9 q$ D) ?5 A# f+ W& P
郑正一:听不进去。因为我是写文章的,常看新闻,也了解到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事,我本人也不相信不正规的保健品市场。 8 ?* Z; W2 M+ k& Q
他们的保健品肯定是假的,我要买什么到正规药店去,治病去正规医院。洗脑这些,他们喊我“老爸”、喊我“祖宗”,我都不干。 $ K: s& M" L% o5 |# Z1 e& {, B% C
郑正一提供的一些保健品。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能否总结出一些行骗的套路? & g0 n0 p( d6 r' g# w
郑正一:招数多得很。最多的是打亲情牌,那些推销员最擅长这招,叔叔阿姨叫得很甜,有次参加讲座,进门就有人端茶递水,女推销员一开口就哭着说自己父母得了重病瘫痪,吃了他们的骨密粉,神奇康复还能顺利走路,连哭带推销,就有老人上当。如果这招不灵,还有人扑通跪下,喊大家“老爸老妈”。 % n; \; r4 J6 o2 s( K7 D: z: }6 ?
还有就是送免费小礼物,第一天参加领免费鸡蛋,第二天面条,第三天油,很多天下来就有人被套进去。这是他们的惯用手段,只要有免费礼品,老年人就会越聚越多。还有卖那个1960块的保健品,卖一个送价值上万元的礼品给你,说是德国进口什么的。
3 m/ [( M$ h% O9 o我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讲座叫大家来开会,还让大家宣誓“我们要吃某某某胶囊”,他说“我是中间人,不是我要卖保健品,是你们要吃,宣誓要吃。” / g" \" Z5 C# F
“你不上当,别人也会上当”
; X1 ~3 `8 W+ Z* W! Q. I9 p7 A新京报:从你的经历来看,老人容易被骗、买保健品出于什么心理? " x5 @# b+ z9 a
郑正一:有些人因为贪小便宜,听说开会发礼物就去了,一般都是发袋洗衣粉、三四个鸡蛋、两三块钱的粉条。洗脑过后让他们买,鼓吹能治高血压、癌症、糖尿病,这些都是患上终身有的,怎么可能彻底治好,但就是有人被洗脑。 / [" n5 e/ X) n
有些人确实身体不舒服要买。但那些是保健品,并不是治病的药品,拿回来看都写着“增强免疫力”,这很笼统嘛,通过合理膳食也能增强,吃鸡蛋、牛奶都能。去除包块、肿瘤、癌症,保健品怎么可能? + [6 n1 `; V X
还有说“增强骨密度”。医生说不要随便补钙,膳食结构比较合理,吃好比吃药强得多。那些人不懂,就去买。 " ~1 J8 d2 j k* n( e: R# D
新京报:你参加保健品销售过程中,有没有劝其他老人不要买? 1 g$ G! q0 P) L/ e8 l- P
郑正一:我不会劝。但我身边很好的朋友都是一块参会,我喊他们不能买,他们会听。
, \$ `( U& _* b但我小区有个朋友,经不住诱惑买了两份保健品,1980元一份。他说吃以后头发都会变黑,怎么可能变黑?心理作用嘛。 5 S: H+ I! ^/ X. i1 P8 O
我认为,学健康知识可以、发放礼品也可以,我来给你捧了场。但由于人多,有些就买了,对这些推销的来说,“你不上当,别人也会上当”。 ! g2 ]) ?; ~# \+ J9 J
新京报:您参加百场而没有被洗脑,有什么诀窍? 7 V6 {, a& X7 d! ~4 U
郑正一:他们洗脑一般都是保健康,保你多活到100岁、120岁。我不相信那些,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就行了。活一百岁,在床上躺着,有意思吗? ! z' ~' r% t( S+ [4 w5 j9 L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不可能都活一百岁,人要健康,要长寿,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关键的是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想吃什么吃一点,不要贪多。我喜欢转公园、动物园,下午阳光灿烂时放风筝,这就ok了。我每天不超过10点必须睡,一觉可以睡到天亮。 3 s8 n0 W& S# o0 v; T+ }: {! B' {
“不要听那些夸大其词的东西”; F s' ]" @0 G
新京报:你“卧底”有引起怀疑吗? / j+ U t; D, ~* Y8 h; k
郑正一:没有,我今天去这个会,明天去别的。即使认识了,我就是一老人,给人印象顶多是这人舍不得花钱。 9 f/ r5 ~; g0 T# E8 m6 j/ f
新京报:家人怎么看这个事?
( n4 Q) z! w) r# T$ R8 F郑正一:我老伴不知道我卧底这事。我上午参加保健品活动,下午去广场放风筝,我有放风筝的喜好。我一个人的饭菜很方便,老伴包好饺子什么的放冰箱里,我想怎么吃都行。
9 C" \# M! y7 ^) x2 ~$ t9 U" E& s新京报:为什么想到把卧底日记和经历公布出来? 4 u5 z0 h2 u. L5 L0 J' w
郑正一:确实因为良心。保健品市场我认为太混乱了,想把观察到的、看到的,通过媒体告知老年朋友,买药要到正规商店、药店,生病要去正规的医院,不要听那些夸大其词的东西。 2 @: t( D+ h7 l9 A1 |
我的初衷就是老人们不要上当,钱都是省出来的,不禁用,尤其没买到真正起治病作用的药品,我认为不成。
) Z% Y# X/ [0 d! K, s新京报:以后还会卧底或进行防骗宣传吗? + `3 t, J! s* c; W( ~/ V
郑正一:3月8日上午你给我打电话时,我说不方便,其实就在参加一个会。这个会说是一个北京健康产品医生,卖四百块一盒的保健品,说是可以预防不生病。很多人都交了,我没交。但我还是会去,我还要继续看他们的表演。
0 E( M9 Z( z# s& [你们是年轻人,这些会场进都进不去。所以我要进去,用亲身经历告诉老人们不要上当,不要随便掏腰包,这是我的初衷。 ' A" j- D. L* C( s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