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19:57 编辑
7 O3 }$ H+ [- ]" f- E1 }) s% V
; y1 }! G3 L. ` Uξξξ
, k% G4 G3 N( {* O# P6 w# R十一( r8 \" M* R) Z# _% a; ] Y& q
从此,一个个原来在朝中手握重权的大臣开始面临着灭顶之灾。褚遂良、来济、韩瑷等人被流放,就连皇帝李治的舅舅、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也不能幸免,被处死在流放地。贞观以来明朗的政治天空开始变得一片阴霾。
6 W) ^0 D) U; C. t& C% N7 \- J 显庆四年四月,也就是公元659年4月。洛阳人李奉节等人联名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等人互为朋党,阴谋谋反。/ t" O" w7 l+ o0 V2 P
李奉节的举动,让武则天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找到清除自己仕途障碍的借口。许敬宗借题发挥,将李巢与长孙无忌联系在一起,上告李巢谋反的总后台是长孙孙无忌。于是,高宗下诏削长孙无忌太尉官爵及封邑,贬为扬州都督,在黔州安置。但是,仍按一品官的待遇供给伙食。长孙无忌离京不久,许敬宗又奏道:“无忌谋逆,由褚遂良、柳奭、韩瑷构扇而成;奭仍潜通宫掖,谋行鸩毒,于志宁亦党附无忌”。于是,高宗又下诏,追削长孙无忌官爵,除掉柳奭、韩瑷名籍,免除于志宁职务。长孙无忌的儿子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等都被除名,流于岭南。褚遂良之子褚彦甫、褚彦冲等流放爱州,途中被杀。( |" B$ A) ?9 [; ~7 a$ B% J3 m
七月,高宗命李绩、许敬宗、辛茂将、任雅相和卢承庆等人重新审察长孙无忌等人谋反一案。许敬宗等派遣袁公瑜往黔州逼长孙无忌自缢而死,然后具状奏道,长孙无忌集团谋反铁证如山,完全属实。于是高宗再次下诏:斩柳奭、韩瑷;籍没三家,近亲流岭南为奴婢。柳奭在象州被杀,韩瑷虽死,仍开棺毁尸;长孙家族、柳氏家族被贬降者13人,于氏家族9人。至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勋大臣被彻底清除。
1 U6 o! h+ q5 L( R# _ 长孙无忌是大唐开国功臣、辅政大臣,他曾经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此后,在他的鼎力支持下,高宗李治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究竟是谁使他命丧黄泉,而且株连到了他的家族呢?& y; n$ ^ I! O- ?# Z) f/ p
一种观点认为,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联手除掉了长孙无忌。
; e0 ^+ w. A. X0 J _( p: H; F) t3 A 虽然,长孙无忌虽然曾经支持李治当上了皇帝。但是,以他为首的元老派和李治在皇后的废立问题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从此,他们在感情上已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在唐高宗看来,他的舅舅大权在握,德高望重,而且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已经成了危害自己统治的主要政敌;而这位年轻的皇帝是绝不允许任何臣下有震主之威的。因此,当许敬宗等人诬告长孙无忌的时候,他并没有去分辨真伪,甚至连问也没问,就把他贬了出去。; ^4 \1 n. P( Q
另一种看法把矛头再次指向武则天,他们认为,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的悲惨遭遇,是武皇后联合朝中新贵一手制造的。而高宗李治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傀儡,他已经失去了保护自己舅舅的权利。( {# v+ o( ?' E# V1 r4 ?' T) ]
朝中大臣相继被罢黜,从此,以武则天为首的新贵登上了历史舞台。 十二
% q0 J. e1 B/ E! t0 N6 k 公元660年,又一个偶然事件使武则天开始执掌朝中大权。
3 q/ P1 B- r" j/ q2 Y 这一年,高宗李治得了一种奇怪的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这位昔日经常骑马射箭、奔驰在猎场上的皇帝,开始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x$ O& e w' X
唐高宗到底得了什么病?史学界历来各有见解。
6 R3 R. `0 z: b% ]7 c4 ^4 x; l$ n& s 一种观点认为,唐高宗是近视眼,高血压。但是从唐高宗经常骑马狩猎来看,他的视力似乎不差。另一种观点认为,唐高宗时因纵欲过度,阴虚阳亢,导致的慢性疾病。也可能是颈椎压迫中枢神经一类的疾病。
: j0 D$ f0 V' V: X7 O 高宗得病,需要有人出面处理国政。宰相许敬宗等人虽然干练,但是,毕竟是外人,时间长了会大权旁落。太子李弘只有9岁,还不能胜任国事。这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唯一人选,那就是武皇后了。
/ ^' }# X4 ?- f+ x$ C) l 所以,从公元660年4月开始,武则天便开始独自处理朝政。她在朝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使一部分大臣大加赞赏,深深佩服。所以,武皇后就更加专断。4 a) z; ~# N+ d z( N7 V
此后,高宗李治病情时好时坏。病好之时,也亲理朝政,但是,他和武皇后之间已经有了分歧。
* |+ S8 j$ O, F" h9 _0 ?9 C p8 j& J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废黜武则天事件。
% I9 o& h# E5 A( i 据《新唐书》记载:“麟德初,后召方士郭行真人禁中为蛊祝。宦人王伏胜发之,帝怒,因是召西台侍郎上官仪,仪指言后专恣,失海内望,不可承宗庙,与帝意合,乃趣使草诏废之。左右驰告,后遂从帝自诉,帝羞缩,待之如初,犹意其愤,且日:‘是皆上官仪教我!’后讽许敬宗构仪,杀之。”
9 y* \" l/ B% I1 I: W 这段话是说,在麟德初年,武皇后招一个道士进宫,施行“厌胜”之术。至于武皇后在这次“厌胜”中诅咒的是谁,这里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这件事情,被太监王伏胜告发。高宗听了大为不满,于是,招宰相上官仪商议,上官仪也指责武皇后专权,很使天下人失望,高宗李治就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书,要废黜除武皇后。但是,高宗左右的人迅速将这件事告诉了武皇后,武皇后跑来为自己辩解,并指责高宗,高宗感到对不起皇后,非常羞愧,但是,武皇后依然气愤不已。高宗推脱责任,说“这都是上官仪教我干的”。武皇后就让许敬宗设计陷害上官仪,许敬宗上奏上官仪联合已经被废黜了的太子李忠谋反,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王伏胜等人被杀。这一次,连李忠也没有幸免于难,被赐死流放地。
4 E5 R* U! r' t- [( m 这是一件刚刚酝酿就被制止的政治风波。
' I4 W* K0 j2 E; h* t+ A 一些学者曾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他们认为“武则天参预朝政后,在某些问题上与高宗发生意见分歧是有可能的。但要说她‘专作威福’,却没有充分的根据。‘厌胜’之术,人所甚忌。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厌胜’者身首异处。武则天当年亲眼看到王皇后‘厌胜’的下场,而今岂敢自行此术?何况她己是一位名正言顺,甚见宠爱的皇后,有什么必要冒险‘厌胜’!可见,这一记载与事情的真相是有一定距离的。但由此可知武则天参政四年后,权势有所增加,已与宰相上官议发生了矛盾。从‘左右奔告于后,后遂诣上自诉’,‘上羞缩不忍,复持之如初’,犹恐皇后有怨而道出上官仪。由此来看,唐高宗对武则天的感情是深厚的,只是偶尔有些不满,本无废弃之意;真正要求废弃武则天的乃是宰相上官仪。上官仪‘颇恃才任势’,当宰相一年多工夫,就形成了‘独持国政’的局面,这是武则天不能容忍的,她要对上官议加以限制。上官仪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进而真正达到独持朝纲的目的,便指使同党王伏胜捏造罪名,激怒高宗,并见缝插针,亲手导演一出废皇后的滑稽剧。可是,正当他指手画脚,得意忘形的时一副沉重的镣铐禁锅了他的身躯,直到死在狱中。”. z7 v+ T5 B3 |, Z# S
上官仪因此而送了命。从此,每次临朝处理政事,殿中放下帘子,皇帝与皇后相对而坐,生杀赏罚都听皇后吩咐。武则天开始权倾朝野,政令出于宫闱,四方朝贺、各地奏章开始称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为“二圣”。武则天也开始成为“天后”。 十三 5 i! F1 {9 u! h
《新唐书》用大量篇幅,记载武则天当上天后以后,残杀李唐宗室、武氏亲族以及子女的故事。《新唐书》说:“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也就是说“当她狠心决断的时候,虽是她很宠爱的人,也不稍加怜悯。”& i. I6 R: s L( F# g, p8 ~. H7 c. K5 b
首先遭到杀害的是武则天的两位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和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吴元庆和武元爽。3 q1 C' S- M/ _# d8 ]
武士约的前妻为相里氏,生下儿子武元庆、武元爽。接着又娶杨氏,生下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贺兰越石,很早就守寡,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封姐姐为韩国夫人;二女儿就是武则天;三女儿嫁给郭孝慎,早死。- r/ Y, B: P( x( _+ ~$ b# H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因为武则天的缘故,蒙受的恩宠日盛一日,改封为荣国夫人。这时候,她想起了过去她和她的女儿们曾经被武士约哥哥的儿子武惟良、武怀运以及武元庆、武元爽等人慢待。从而愤愤不平,武则天也对这几个人怀恨在心。这时候,元庆任宗正少卿,元爽任少府少监,惟良任司卫少卿,这三人都是京都命官,只有武怀运任淄州刺史。+ f3 ~3 S( D9 [/ Q) ?1 n- \0 X
有一天,荣国夫人设家宴,酒正喝得高兴,对武惟良说:“你们还记得从前你们看不起我们娘们的事吗?现在有什么话好说?”* @& p2 f, a2 \& m9 t! |
杨氏和武则天以为,武惟良等人会吓得扑伏于地,求其饶恕,她们没有想到,武惟良却回答说:“惟良等本来就是大唐的功臣子弟,有幸以功臣子弟的身份列居于朝廷,但是,最近却因为是外戚而升官,我们只感到忧虑而不觉得荣耀。”这句话,使荣国夫人和武则天更加气愤,荣国夫人请求高宗让惟良等出任地方官,她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是为了向天下人显示皇帝没有私心。& {7 J. n, l- Q w8 V
不久,武惟良被改任始州刺史;武元庆任龙州刺史;武元爽任濠州刺史。不久,武则天的这两位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都死在外地。
( U, F6 }. Z4 E& e W: L0 @ 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经常出入宫中,她有一个女儿姿容极美,母女两人都很受高宗宠爱。韩国夫人去世后,她的女儿被封为魏国夫人。高宗想让魏国夫人担任宫廷女官,因害怕武则天吃醋,没决定下来,武则天知道后心里很嫉妒。不久,高宗到泰山祭天,武惟良、武怀运以地方长官的身份会集于泰山,又随从天子回京师长安,武则天毒死魏国夫人,嫁祸于武惟良和武怀运,将他们处死,改他们姓‘蝮”。
5 _) c5 Y, v" ~9 n" }( a3 i 魏国夫人死后,唐高宗让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承继武士约血脉。
4 Q. I; t! I6 l; y, e/ ^& f5 e' q 魏国夫人死的时候,贺兰敏之入宫给姐姐吊丧,他只哭不说话。武则天觉得贺兰敏之怀疑是她杀死魏国夫人,于是,武则天便开始厌恶他。不久,贺兰敏之被贬而死。4 }7 }; T7 f1 U2 L1 Q* Q
武氏家族在享受了无限的恩宠后,他们其中的许多人,也遭惨死。 , x$ I; w2 @7 ?
ξξ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