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70|回复: 0

惨不忍睹!!1937年时期发生的四川大饥荒惨景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威望
0
金钱
17
注册时间
2010-5-19
发表于 2010-5-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19:59 编辑
9 i& F; Y' t  M" C! L- `" L8 f$ Q8 e9 ]! E7 \
厽厽厽+ R$ y! G% I( ?
 
; ]4 @6 L% v: @6 F; {; {从1930年到1937年,是四川近代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旱灾,水灾,雹灾,虫灾,匪灾……连年不断。据当时报纸和省“赈济会”公布的资料,1932年全省有16县受灾,1933年增至53县,1934年为101县,1935年为108县,1936年,1937年几乎无县不灾。而人祸更可怕,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富户乘势囤积居奇,米价疯涨。水旱灾严重的1934年,饥民靠野草,树叶,树根,白泥(俗称观音土)苟延残喘。省政府不断收到告急文书:邻水县几天内就饿死300多人;古蔺县饿死3000余人;泸县白节镇饥民抢挖白泥30余处,深数丈,以致岩土崩溃压死多人;铜梁县斑竹乡饥民挖掘白泥,岩石崩坍压死30余人。(见1934年4月29日重庆《新蜀报》)因食白泥土闭结而死的新闻也不断(30年代中国罕见写真)。  & e# A% a0 k# e
  
: Q& c% @& Z- h& v: W$ g
6 c; I  I! [7 I: T) r3 Z8 G4 x1937年6月,四川旱灾中,饥饿的孩子光着身子,愁容满面,鼓起的肚子为营养不良的和疾病所致。6 S4 h- k1 o0 X1 P. B* p
  0 v$ z- e5 f+ r  N% K- q7 c( m* K4 E
6 j8 Q. p3 a2 l5 R1 b+ h! Q8 |9 x6 ?
1937年6月,四川旱灾中,一名饥荒幸存的女孩被安排做传统织布的工作。  o, |7 {1 p- H5 g  H
 
7 F: B0 H3 H( l% J9 s/ Z- d; j, l: G1937年6月的四川南部发生严重饥荒,广大农村居民无以为生,仪陇县一名老农妇把家中仅存的农具和碗盘拿出来变卖,以换取救命的口粮,反映出农民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1937年6月,四川省因天旱不雨,粮食歉收,导致爆发严重饥荒,灾情蔓延川南十八县,饿殍遍地,怵目惊心。照片里是一群饥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他们多为老弱妇孺,结伴进城乞讨。1937年6月,照片里的孩子正在嚼食树根,以解饥腹之苦。饥民为了生存,只有背井离乡,城外破庙败屋中,时有饥民栖歇。《辛丑条约》百年图志% `) b" Z4 ]: P
 
% @# ^. |& Q/ b2 \- d2 z. M; {) q
" P6 \; h# w5 @1937年6月,四川省因天旱不雨,粮食歉收,导致爆发严重饥荒,灾情蔓延川南十八县,饿殍遍地,怵目惊心。照片里是一群饥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他们多为老弱妇孺,结伴进城乞讨。43名国民党战犯的最后结局! C4 H6 U- m* X; T* U% H9 b
 9 G1 h( L6 r" r0 G6 Q
% x, t# H+ A! v
1937年6月,照片里的孩子正在嚼食树根,以解饥腹之苦。饥民为了生存,只有背井离乡,城外破庙败屋中,时有饥民栖歇(老照片)。
% G% k2 E2 R+ v# r8 p: E" S 
7 }4 d9 j) }/ o0 e) X$ Z2 b  L3 W- E# ^3 U
1937年6月的四川南部发生严重饥荒,广大农村居民无以为生,仪陇县一名老农妇把家中仅存的农具和碗盘拿出来变卖,以换取救命的口粮,反映出农民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 A: b( Q0 i/ y5 k5 o4 g & W+ ^0 |2 h$ k5 G
转自凤凰网历史
$ J# ^$ x( q" e9 l( v # I2 D6 D$ K1 u# B  ?! X) b2 z
厽厽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3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