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8|回复: 0

克服六种障碍破亲子“瓶颈”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2-6-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59 编辑 $ r# E' Z) q4 q$ k) q
0 a$ [/ k( a# j' ?$ r
.com║║║9 ~1 z6 J" V, F8 V: y5 p( R5 F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沟通得更好?家长可注意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家庭氛围?本文列出了一些导致亲子间沟通困难的盲点,希望引起家长注意。  |) Y* p$ f/ K: ?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首重在亲子沟通的技巧,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让家庭和谐、提升生活质量,也会使父母在教养子女上变得轻松许多,尤其近年来,许多亲子冲突的结果,造成了许多遗憾,更证明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 H8 Z3 ?% \+ Y. r. T2 F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B# b$ p0 j* a+ @7 [) j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亲子沟通。- z2 _2 v0 i; i7 j  @5 L
  关于“孩子最喜欢什么”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有23%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17%的家长笼统地认为孩子最喜欢玩。其余受访者的回答也不能让人信服,大都回答诸如喜欢看报纸、看电视、逛街之类的日常喜好。而回答喜欢画画、小发明之类的答案只占了10%左右。- h) P* n+ }- J2 Q: i/ }
  其次,父母的人格修养影响着亲子沟通。% y' M, [3 B4 I: j. [+ R# y
  这其中包括父母的价值取向、个人学识与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多个因素。
% V' g9 o: u, {8 ?! {& `$ B  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有88%的家长用谈心的方式与孩子沟通;5%的家长只是说教;还有3%的家长在带孩子逛街时谈心。调查发现,有的家长则采取“沟通不好就打人”的粗暴行为,这只会让孩子说假话、品质不好,他恰恰忘了孩子的这些缺点正是他行为粗暴、常常训斥孩子所带来的“副产品”。# H9 v- X$ z3 O) r
  再次,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6 {! ~% \# s3 _' k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家庭沟通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声沟通的行动远比有声沟通的语言更有效。7 n- u- |9 @' v0 O, g
  最后,父母的诚信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j0 ~( D9 j: v6 D$ J# G) O+ S, m3 P
  信誉是沟通的重要条件。与孩子的沟通需要本着诚信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去模仿。你要求孩子说话算数,你对孩子首先就该信守诺言。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也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原因。  t+ _7 l* F* }# @" u8 X
  克服6种家庭障碍,进行有效沟通1 P" D6 }* ]$ p) D, r
  亲子沟通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达到双方认同。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有赖于家长克服六种家庭障碍。' U- R5 r( R& Y5 i/ R
  第一,父母是“网络盲”的家庭障碍。有一份针对17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教育调查显示,“网络盲”已经影响到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有七成的孩子希望能与父母一起“上网冲浪”,却只有两成的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愿望。' S1 J2 @5 {6 e
  第二,感情缺位的家庭障碍。包括分居、离异、单亲、留守、二奶、流动、隔代抚育、温暖缺失等类型的家庭。
3 ]5 E# m% d8 w$ T* h  第三,家教缺失的家庭障碍。调查显示,80%的家庭有家教缺失问题。现在的家教有四大冲突:期望值冲突,保护与溺爱冲突,交往的冲突和评价的冲突。4 g" g$ E: e2 J7 U% C
  第四,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家庭障碍。这些家庭的特点是:只抓学习,不讲成绩;考了第一,家长还不满足。  ~8 Z' l& ?: f6 n' v
  第五,两面性教育的家庭障碍。当面苛责,背后表扬,两面性教育影响道德认同和亲子共识,容易造成沟通障碍。
, F/ A7 I- m; h2 J% n, y# b1 y  第六,忽视心理健康的家庭障碍。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心;被接受,被尊重;得到别人的赞赏;在家里有地位。
  I' b$ Y* Q* I/ U2 S* T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R( F8 f% y7 |, d' Z7 Y7 t! x$ w
  我们的家长要“多探讨,少说教,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关键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 n9 }! R; D& s
  我把亲子沟通的要素简化为一个公式,供大家参考:有效亲子沟通=15%言辞+35%角色行为+50%活动参与。这就告诉我们,有效亲子沟通的关键,不是言辞的多少、声音的大小和说教的好坏,而是家长的角色行为和参与孩子的成长活动。- G3 U# f; V, f5 P. X1 X; z- t
  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七大技巧:
$ i) i) u1 {4 P  e! I" M$ l  第一,交谈时眼光的接触和关爱的眼神;面带微笑,积极倾听,适当发问。% w, _  b; _' Y& B( i
  第二,适时认可,多称赞你喜欢看到的行为;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可以说明心中的感受,但不要指责孩子。- f* b( ^3 j% m2 t& F3 g
  第三,遇到问题时,与孩子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寻求共识;不要说太多,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孩子的自尊。
' ]; l; G1 }% E. w. d) X1 I0 l  第四,多参与孩子的活动,给自己一段与孩子独处的时间,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与关爱。- _0 Y! c. m6 z2 }! P# e) N
  第五,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遇到疑难时,共同探讨,引导他思考而不是告诉他结果。0 N: u& d" k! l: O: t
  第六,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6 i" h, U* q) b# B3 e  第七,亲子间尊重、真诚、理解、宽容。) v2 |( b8 ?: B, L: J
  最后,我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一本好书,书名为《学习的家庭》。该书描述了来自上海各个角落58个家庭的状况,分析了58个成功的例子,探讨了一个新理念——亲子共同成长。这些家庭虽然家长的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的结构不同、孩子年龄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不同,但父母与子女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学校成果,为孩子营造了和谐的成长环境,这就是学习型家庭环境。, L; w4 A! M. D: Y, t" ?! [. T0 ?/ m8 Z
.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5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