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21 编辑
' T$ k" C; x* i' |7 o
' p t$ S; D5 E/ m9 q宀宀宀
; n1 H( j8 F* B; R! Q英国妓女不卖给中国人的启示的启示
$ w+ ? \# ^. e' }一个英国婊子因为中国司法处死了在中国境内贩毒英国毒贩,竟然决心一年不卖给中国人,这种行为赢得了秦建中的热血沸腾。秦建中说:“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英国妓女为抗议处死阿克毛而拒接中国客人不但不可笑,而且更让人肃然起敬”。“ 起初,看到英国妓女拒接中国客人的新闻也感到匪夷所思,可之后得到却是心灵的极大震憾。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当自己的同胞有难之后,尚能舍弃个人的私利为他人呼吁,这种行为不单单是爱国,而且更是表达出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秦建中在英国婊子身上获得了心灵的极大震撼,并且彻底悟出了“这种行为不单单是爱国,而且更是表达出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秦建中虽然和英国婊子遥隔一万多公里,但心灵情感倒是非常合拍的,真有点中国古语说的“惺惺相惜”,不过英国婊子只是表示一年不卖中国人,以后还是照样要卖的,毕竟英镑还是更可爱的。然而,秦建中可能一辈子要对这个英国婊子表示无尚的敬仰与崇拜,因为秦建中的心灵获得了“极大地震撼”而“肃然起敬”!在更多的中国人看来,英国婊子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大英帝国殖民主义思想的色彩,既愚蠢又偏私,她爱的是一个英国毒贩的生命,而蔑视中国人的生命,根本没有秦建中所说的那样高尚伟大。更本不用说那个婊子的法律常识如何。英国婊子骨子里确实有种敌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的情绪。但是秦建中却忘乎所以的无比赞美英国婊子的拒卖中国人的“义举”。我们倒为秦建中的思想行为感到匪夷所思!6 @* q" b u9 J/ r
现在中国意识到要对中国年轻一代加强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教育的时候,有的人就开始大叫大嚷反对,事实上,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没有或者少有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不知道何为爱国主义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经常泛人类化,泛情感化,就像秦建中这一类。有一位军事问题专家说:将来中国的汉奸要比以前更多,这不是危言耸听,像秦建中之流,可能就会把帝国主义,外国的对华侵略说成对中国人民的解放,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国民思想教育倒是我们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这就是“英国妓女不卖给中国人的启示的启示”
9 R& I M; a; b, P. m+ M' y附: 从英国妓女拒接中国客人说起 ( 秦建中)
! G% s) p& c5 b; i' H& H' ?! c: j! k
中国因为处决一个英国毒贩阿克毛,从而引发了中英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风波。. n: F t) J/ a* \) R
很显然,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依据本国的法律审判英国毒贩,而英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干涉他国的正常司法活动。依照中国法律,英国毒贩阿克毛所持有的毒品数量足以让他死上上百次。
- g+ h6 J7 V8 i2 e0 e+ a& z 反过来讲,作为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英国人在事前提出交涉,事后表示抗议,甚至他的首相为了免阿克毛一死向我国国家领导人求情倒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也不必因此而过度敏感,指责别人借此机会搞所谓的双重标准。5 p7 r9 y& r/ ?8 b6 T
当然,英国政府大肆炒作阿克毛被中方处死一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常在民众的支持率。而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应更是正常,因为在英国,毒贩阿克毛不会为此而断送自己的性命。( a+ b, l/ D+ z+ P9 i
阿克毛之死之所以在中英两国引起轩然大波,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法律制度不同,在于东西文化的迥异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英国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则由于阿克毛因贩毒而死从而勾起了深藏于民族灵魂之中的耻辱记忆。
4 q. k- r/ a3 O* ^% ]2 H g( Y2 r/ {6 I 在阿克毛事件中,中国人和英国人都没错,虽然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认为中国处死英国毒贩的后续影响还在不断持续发酵当中,为此中英两国在2010年1月的人权会谈被取消,就连首相布郎的访华行程也要推迟,但可以预见的是,英国不会为阿克毛之死和中国人撕下脸皮,过后不久,两国关系中的不愉快就会烟消云散。毕竟今天的中国已不是1840年时的中国,毕竟阿克毛在中国贩毒并不光彩。* C0 i; A0 K# G$ j: Q
在英国国内,对于中国处死阿克毛,态度强硬者有之,而表示理解者也有之,但其间发生的一个花絮却是耐人寻味。一个妓女,在网上发帖子表达对中国处死阿克毛的不满,其方式是在2010年一年内不再接中国客人。
3 y0 e5 c i- L) j 或许会有很多人对这个英国妓女的行为感到可笑,因为能到英国嫖娼的中国人不会在网上发帖子写文章和英国人论战,拒接中国客人只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英国妓女为抗议处死阿克毛而拒接中国客人不但不可笑,而且更让人肃然起敬。" x4 B& O5 r7 Y3 s, H! N0 o
起初,看到英国妓女拒接中国客人的新闻也感到匪夷所思,可之后得到却是心灵的极大震憾。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当自己的同胞有难之后,尚能舍弃个人的私利为他人呼吁,这种行为不单单是爱国,而且更是表达出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 _9 Q0 [4 D9 Y 或许,在阿克毛事件中,这正是我们向英国人学习的地方。因为在中国,莫说是为生活而出卖色相的妓女们,就是贵族般的影视明星们有时也会忘记自己的祖宗是谁。那个穿着军旗装在台上走秀的女人,她不是不懂得历史,而是为了挣钱将历史忘得一干二净。7 f5 T: S! i8 ]0 p' F8 {
。。。。。。8 z& o/ E0 g2 g) _7 R2 Y' }: G
纵然中英两国的文化有差异,但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漠视他人生命的民族,一个视生命如蝼蚁般的群体,永远都不会有我们所渴望的社会文明。因为个体生命是社会的基础,而社会的文明必定是让每一个生命活得更好,缺失了人间的友爱,不要去奢谈社会的法治公平与公正,更别说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当我们与英国人为阿克毛之死而争论的时候,一个英国妓女的拒卖宣言肯定会带给中国人诸多的启示。
) _ k' b/ P; F) W2 A/ W) B宀宀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