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到美国留学并不是像想像中那么好,能不去最好不要去。”15日晚,刚从美国探望儿子回来的市民王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以儿子在美国留学的亲身经历,告诫成都家长。他是看了本报关于“美国教育到底好不好?”的报道后,拨打本报热线参与讨论的读者之一。
- r* h6 |5 X, j! m+ u( U ^/ U7 A) X/ g0 e; R5 }2 d2 o9 _
这是一位64岁的退休职工,其儿子清华大学毕业后,于2000年留学美国,获得双硕士学位,握有美国绿卡,但迟迟不愿意加入美国国籍。
0 m8 e8 g; j: i9 k6 {. Y+ \
8 t5 g/ _7 L( \( S留学生们一般都“报喜不报忧”
/ X' U) |, N# p4 Q. p1 \3 X9 t
. `5 Q) E" m* c. @0 c “我以前对儿子在美国留学的情况不了解,他每次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在那边一切都很好,但我前不久去了美国,才发现儿子在那边并不是像他说的那么好。”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10年前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读硕士。毕业后进入某知名大公司工作,谁知又遇上了金融危机而再次失业。失业后他再次进入大学读金融硕士,如今在美国一家公司工作。# S \; j @! g. I( C, n* ~
6 u- ^* x' V# [6 r# Q5 M# u “儿子到美国10年了,至今租住在公寓房,领着10万美元的低年薪。而像他一样的留学生还有很多,也有很多人在干着餐厅打工一样的低薪水工作,还有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但他们却不愿意回到国内。”6 N% S' g: I; S3 a) Z0 M ^. Q
" F4 T# e5 s9 V$ u留学生们收入低 但美国的消费很高 ' d# ~; R( c0 Y4 e9 b7 U
! x+ |! \5 V; A9 u
“我儿子在美国如今的年薪有10万美元左右,税后只有6.5万美元,一般人看起来好像不错了,但这点年薪,在美国根本不算啥,仅仅能养活自己。”王先生告诉记者,美国的物价很高,房租一月2400美元,加上水电费等达到了3000美元,但他每月的收入仅有5000美元左右,除了房租、水电气费、生活费外,每月基本没有节余。“他妻子去年4月失业后,一年多都没有找到工作,没有一分钱收入,仅仅靠儿子的微薄工资,勉强养活一家四口。至今10年过去了,他在美国除了有一辆廉价的车外,没有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 W, E6 c3 i' T1 g0 _
+ U6 i% C6 l- z5 z* A3 X 美国的物价很高。“前不久我跟儿子去吃了一顿牛排,牛排65美元,加上停车费17美元、小费10美元,一顿饭花了近200美元。我说我们一顿饭吃掉了 1000多元人民币啊。在国内,吃牛排哪里需要1000多元啊?在美国,一个盒饭8美元,一盒方便面5美元,是很贵的了。在国内哪里需要这么贵啊?美国人一般都吃汉堡,也需要5美元。”
: z* Q: g. C/ X6 b3 J
- F: k# _4 \5 y6 C/ r0 k “在美国生不起病,医疗费也很贵。一个小感冒,挂号费就是200美元,如果挂专家号,需要800美元。补个牙齿需要5000美元,你敢去补吗?如果你生个大病,那更是治不起。”
6 O: N( r+ Q- _) s' Y1 G0 d
5 |+ z+ J/ l$ p. V1 {, D 王先生说,儿子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现在很多都混的很不错了。有的已经当上了博导,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但儿子如今还一穷二白。他如果不出国,至少也是一个博士了,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 k# u; r0 ~9 y* e9 G2 \
' N# ] D' f* g- j; y9 c% [在美国 留学生找工作很难
1 m1 j0 f! F6 @& A+ ^( o+ Q+ f6 M q. z+ k
跟儿子一起去美国留学的,还有他清华大学的几个同班同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国内算牛吧?但到了国外,你啥都不是。“如今几个同学都在一个公司工作,大都混得不好,收入不高。”! ]8 O4 ^7 O, }9 @
J/ G5 v/ V9 h! m/ {% [
“我儿媳是个成都人,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美国留学,如今已经加入美国籍。她的收入情况更糟糕,前几年年薪只有3万美元,扣除35%的税后只有1.9万美元,是很低的收入了。在美国,开卡车的收入都在7、8万美元,即使一般人的收入也有5、6万美元。”
3 r9 \' o1 r% {0 F
a1 K8 k# _% F1 y! t+ K" U) q6 h7 w “因为金融危机,她去年4月下岗了,开始领救济金,但领到9月,救济金就被停发了。”一年来,儿媳到处找工作,面试了几次,但都失去了机会。如今整天在家照顾孩子,家庭支出全靠儿子的5000美元收入度日,生活还是很艰难的。
! `* ~- T( @% g" H& [: x" e( R" |, P$ e" \% J1 e
“我多次跟儿子说,干脆回国算了。你那些清华大学的同学,现在在国内都已经很发达了,当官的、开公司的都有,你如果留在国内不出国,如今也会跟他们一样,成为社会的主流精英。至少房子车子会有了,不像你在美国,房子都没有一套。”但儿子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儿子告诉他,他在美国生活的很好,虽然收入不高,但活得很自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国外的空气好得多,我至少可以多活几年,国内的空气污染太厉害了,人事关系太复杂了,我不习惯那样的环境。”0 g6 f/ R& J6 n9 s" ~
W+ v y" [. Q8 F h 王先生仔细给记者分析了儿子不愿意回国的原因。他说,一是儿子觉得在美国没有挣到钱,如果回国,会很没有面子。另外就是他已经彻底美国化了。“他每天要喝咖啡,吃西餐,交流都是英语,儿子他总觉得在美国很自由,我跟他已经没有共同语言。”
- Q" g. ~! O& `5 h, ~& g
& ?4 b: B7 w3 a! {7 r/ Z7 C' P1 \美国教育好,但那是有钱人玩的- d# C, d' E: M$ O! Q3 \0 e
9 h! C/ M; M1 y' _ b
美国的教育是很先进,但费用也很高,一般人还是承受不起的。王先生认为,到美国留学,可以学习很多先进的东西,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有环保意识和爱心,懂得帮助别人。“在美国开车,你不能超车,在行人面前要主动停车,让行人先过。美国的校车权利很大,接送孩子上车的时候,所有车辆都要停下来,让孩子们通行。校车司机还可以直接对违章的车辆开罚单。美国人的规则意识很强,这些都是美国教育的结果。”
2 s9 k8 G' m' n3 U }
" I; Q" y3 P2 _& O7 W) W' U 王先生参观过麻省和哈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哈佛的校园绝对没有北大清华漂亮,校园建筑都是100多年前修的,看起来很旧了,但人家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能成为政治界、经济界的名人。像哈佛大学,已经是美国经济的风向标,学校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是美国政府的经济智囊。”
% l1 L8 Z8 h2 |+ u6 c+ L/ `, M2 Q: F& q
王先生在美国与很多人接触过,了解到美国教育的一些先进的地方。他说,美国教育,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他们的课堂都是讨论式的,通过一些具体的游戏、项目和调查,培养学生的粉丝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像我们,一味要求学生死读书。”
' \7 d& a9 }5 e3 t9 U1 x
! M/ Y" l& f8 L8 ]; u 王先生认为,美国大学生牛,牛就牛在人家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6 |- Q9 o0 A# J: D5 S& F( [5 R! I; j7 X) [, [- x, C; b! q
美国教育好,但能不去最好就不去
4 g5 Q8 G* p. [* v: H4 x! X9 f; G/ t0 n2 N! t' e6 w
“美国教育虽然好,但国内的学生能够不去留学,最好就不要去,现在国内发展得这么好,学生们在国内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机会。”王先生告诉记者,一是美国的失业情况很严重,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已经达到10%左右。而是即使找到工作,也没有好工作,收入一般也只有5、6万美元,这点工资在美国根本不算啥。但如果在国内,大学毕业也能领到月薪2-3000元左右,在国内可以生活得不错。9 Y, v" Y, C+ D3 ~
) n* ]$ Q1 p- g) @
美国大学的学费也很贵,如果申请不到奖学金,一般家庭是很难承受的。“美国大学的学费,一般在每年2万美元左右,加上生活费、交通费、交际费等,一年至少也需要3万美元,4年下来就是12万美元,相当于80万人民币了。”
9 c4 ^ `2 \7 f+ S7 ~8 X# @. h$ ^
“其实国内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机会比美国更多,一样能让自己得到很好的发展。”王先生告诉记者。“儿子的清华同学,有的在2001年就达到了年薪12 万,现在则更高,有的已经从政,有的已经成为公司老总,发展得都很不错。现在很多华人和留学生不愿意加入美国国籍,他们就是看到美国现在一天不如一天,希望以后回国发展。
9 O0 x4 K5 o3 [* ^
5 v9 b( t; S* O4 i& ? “我以前把美国想得太好了,以为那里满地跑的都是宝马、奔驰,结果这次去了,才发现其实像捷达、尼桑之类的低档次车也满街都是,大街上也有乞丐行乞,美国的治安环境也不好,芝加哥一到晚上8点就看不到人。街上也经常发生抢劫案,警车经常大呼小叫。”
1 ]% h7 G! t- }# v' S7 t: k, U2 d( f
, _0 }! g8 i! D& W
; }9 M9 }7 t# W: @) }9 \记者手记4 z8 C, ?8 s+ l- r8 ^' U2 L+ g
9 V: M0 S3 F& |
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先生的心态其实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肯定了美国教育的先进性,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支持孩子们到美国留学。他的矛盾,可能源自“儿子在美国生活得并不好”的现状,也可能来自美国就业难、物价高的现实。但他的所见所闻,至少给我们众多急于送子留学的家长一些启迪:美国教育很好,但美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也可能不是王先生说的那么遭。" `1 J6 e* d- b6 m
7 K% }! L( d4 L' _7 E 其实,到不到美国留学?能不能在美国就业?留学后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获得绿卡?都是每一个孩子的自主选择,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所以,王先生和他儿子的情况,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个例,可以让我们透过个例,了解美国的现状,给更多人以启发和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