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09 编辑 5 v' V6 J- A' \( \6 J% F
$ c" P7 h' |" [1 \9 k) x9 f5 X⑶⑶⑶; `8 ?, B. Q) H+ M) g( l
导语:很多行之有效的中保健方法都跟穴位相关,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非专业人士很难记住如此多的穴位,更别说找准位置了。而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谈保健呢?
中医养生:怎样才能找准穴位 ' \( ^; |. ]' X9 ~6 x
其实找穴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困难,因为穴位好比我们身体的报警器,如果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敏感,轻轻按压就会非常酸胀,就像报警器亮起了红灯、拉响了警笛一样。这些特定的部位,多在重点穴位或是经络循行部位上,还有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反射点或反射区上,比如足底按摩反射区。所以,找不到穴位的标准位置没有关系,找到您自己的反应点,才更具意义。因为这些反应点不但是“报警器”,还是“调节器”。经常按揉这些反应点,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告别亚健康,调理好体质,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0 I4 ]- _* Y0 C( {循经定位:这是比较专业的一种方法。比如说拉肚子了,就重点在脾经寻找压痛点,进行按压或艾灸。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意记穴位,但还是要知道经络的大体循行路线。  中医养生:怎样才能找准穴位 + \. Z4 F/ s$ G F/ g! b# E6 s
如果不知道经络走行怎么办?下面介绍更简单的方法。
# f7 d2 D3 M& S7 p% N( s脏腑体表投影区:脏腑有直接对应的体表位置,比如胃痛就在胃部的体表投影区找,腹痛就在腹部的投影区找。+ x# c* |1 A- u+ I5 n9 Y; K
例如,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常常在左侧背部心脏投影区的位置有一个痛点,按下去酸胀感很强,甚至不按时都会觉得很不舒服。有人描述为“像是一根生锈的钉子钉在背上一样”,多么形象。这种感觉在休息好时会消失,劳累、生气、受冷时会加重,它能十分敏感地预测出病情变化。临床上嘱患者家属每天帮助按摩,或有虚寒表现时用艾灸,多可起到缓解冠心病症状的作用。有的朋友可能不是冠心病,而是工作压力大或情绪不稳定,也常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取此部位也多有良效。
1 f/ L$ D0 l4 P+ s( C# ^ |8 r四肢交叉部位取穴:先定位好病灶,以脐为参照点,左右、上下交叉取穴。比如左侧踝关节扭伤,可在右侧手腕关节处找到痛点,按压这个痛点可以缓解扭伤症状。再比如坐骨神经痛,一般是从臀部开始并向腿部放射,所以在对侧的肩关节可以找到一个异常酸痛的点,按压此点可迅速止痛。这便是平衡针灸学中的臀痛穴。3 r `6 t* |: h( c
全息反射区:全息反射区是指足部反射区和耳郭反射区。这些反射区也不需要记,买一张图,有什么不舒服,随查随用。再告诉您一个偷懒的小窍门:找一间比较正规的推拿按摩中心,做一次全身按摩,记下自己的痛点,回家后天天按摩这些部位就行了。  中医养生:怎样才能找准穴位 , V" W' a* I2 W) r2 `
找准穴位还不够4 j% A5 A/ G; W0 s3 e
仅仅是找到了自己的反应点和反应区还不够,还要了解一下,会出现哪些反应。8 k2 a7 M6 ?6 G4 v( t. @6 l+ \" f
压痛:它是一种酸、麻、胀、痛的感觉。有些人还会出现痛感沿经络传递的特点,而且病情越重,经络阻塞越严重,痛感越强。每天按摩它,经络通畅后,痛感会越来越轻,躯体症状也会随之好转。
# X% \2 X+ Z5 H( A' l: t" q9 }硬结:经常做肩背部按摩的人多会有此体验,如久坐或肩颈部过于紧张时,在紧张的部位就会有结节出现。有一位针灸专家总结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就是直接针刺在肌肉紧张,特别是有结节的部位,疗效肯定。
" v8 ]* h" Z1 ]" H感觉敏感:如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这种表现多出现在覆盖皮肤面积较大的一些按摩手法上。如拍法,有人在运用拍法时会觉得并不是很痛,但皮肤刺痒难忍,甚至会迅速发红。这时可改成半握拳敲打,力度更加深透,痒感会减轻。敲打一段时间后,躯体症状可改善,刺痒感也会消失。那时再用中等力度拍打经络,进行日常保健即可。
4 n K b- l0 p' d: y% G1 u# M7 T: W温度变化:最常见的就是很多阳虚体质的人,腰部(肾俞)非常凉,还有些妇女,特别是产后常常小腹如冰,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差非常明显,用手一试便知。这些人用灸法就再合适不过了。* r# M3 N( a$ J- y
选准反应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养,反应点疼痛会减轻,硬结也可变小或消失,原来发凉的部位能由凉转暖。到时,您的健康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 Y' o! p% j$ I& y9 l
⑶⑶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