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伟:这方面可能会取得突破。从卢拉的代表团构成来看,他带了很多议员和政府部长。我感觉他是意在提升整个巴西的对华认知,塑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国内政治环境和舆论引导环境。 另外,他的代表团包括很多商界代表,其构成恰恰是在双边合作中受益最多的部门。 我觉得他也是在尽可能地争取企业界层面形成对华合作的更强意愿,获得更多支持。 
▎卢拉抵达上海 。图源:路透社 还有一点,巴西媒体确实关注到巴西尚未加入“一带一路”。这种局面并不代表卢拉或者劳工党资深对于“一带一路”的总体态度。“一带一路”在拉丁美洲第一个落地的国家是巴拿马,时间是2018年。那时劳工党并不是巴西的执政党。所以巴西当前的态度并不等同于劳工党对于“一带一路”的支持和欢迎态度。 在过去几年劳工党在野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对话等途径感知到劳工党对于“一带一路”持非常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尤其是当谈到“一带一路”可能进一步推动中巴关系时,这对潜力的挖掘、开发、释放等方面会形成非常明显的正能量效应。从这方面来讲,卢拉也会推动巴西加入“一带一路”的框架中。 
▎2023年3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举行会谈。图源:新华社 最近几年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非常正向。去年阿根廷都加入“一带一路”框架,与我们刚建交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也在快速推进跟中国的“一带一路”互动合作。 这些外部因素以及拉美地区的整体环境,都会推动巴西加快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 至于合作前景和潜力,这会释放出更多红利,使得本来就开展不错的双边经贸领域能体现出更大的潜力和效率。 两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框架,进一步地针对可以合作的领域进行规划,甚至涉及巴西在发展上的关切,尤其是再工业化的诉求,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发展战略对接。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巴西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产业升级,也是两国目前所需要的。 
务实外交,美国干扰未必奏效 《凤凰大参考》:在卢拉访华的外交层面,我们注意到巴西外长维埃拉表示,卢拉将和中国领导人“讨论乌克兰战争”,希望推动他提出的通过调解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建议。维埃拉还表示,卢拉结束对华访问返回巴西之后将会成立一个“调解国小组”。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12点声明。卢拉此次访华,是否有可能就乌克兰问题的调解,与中方“12点方案”之间找到共识,甚至共同达成相应的联合声明,形成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力? 周志伟: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大。无论是中国的和平方案,还是卢拉的一些立场,实际上吻合度比较高,一致性比较强 。因为两国更多的是基于全面综合的全球安全观,这方面两国一致性很强,尤其是强调不能牺牲对方的安全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我觉得这个立场是最关键的。 尤其是涉及乌克兰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症结在于主要责任方是谁。 我们不能简单地做选择题,而要把乌克兰危机放在一个更加长远的背景中,综合权衡其责任分摊,这是跟中国最一致的地方。 另外从目前来看,就俄乌和平谈判而言,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和平力量太少。 我认为巴西提出参与和平谈判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因素和信号。 尤其是中国、巴西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会释放出发展中国家对此事的理解和解决方案。这非常重要,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团结更多力量。 
▎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谈判在维也纳达成协议。图源:路透社 而且巴西的外交特色与此有关。巴西在全球性或地区性冲突中有协调传统,参与非常积极。 过去的巴以和谈、中东和平方案、伊朗核谈判等多个地区争端问题,巴西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协调作用。在全球安全治理、维和等方面,它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从外交传统来看,巴西是致力于和平建设的力量,这一点跟中国实际上高度一致。 在此情况下,随着乌克兰冲突持续一年多,和平方案还见不到曙光,两国会形成更大的合力,致力于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我觉得两国领导人无疑会进行沟通,甚至可能形成一致的立场或者联合声明。 
▎2023年年2月卢拉访美与拜登在白宫会谈。 图源:路透社 《凤凰大参考》:事实上,两个月前卢拉新任期第一次出访选择了美国,并在与拜登会谈后共同承诺致力于多领域双边合作、强化民主机制,欢迎美国主导的第二届“民主峰会”。但3月底举行的这次民主峰会,卢拉本人并未出席,被视为强调巴西的“不结盟”立场。在卢拉的外交布局和考量中,他会如何协调对华和对美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卢拉的外交政策,是否如部分巴西媒体所说,是简单的“更加亲近中俄,而非西方”? 周志伟:卢拉的外交安排非常务实多元,不是单纯的单向选择,这符合本国的利益诉求。但是卢拉的国际合作和外交安排会有一些优先项。这还是基于巴西的国际战略和国家身份认同。 巴西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这种身份定位决定了它的外交侧重点是南南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不管是在地区层面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区域共同体身份构建,还是在整个南南合作关系中,它发挥着积极的参与和引领作用。 所以卢拉的外交战略不是排斥性的,而是一个开放式、务实和多元的外交政策选择。 但他的外交安排会有侧重,更多还是会回归到过去两任期间,把南南合作和地区一体化作为外交政策的两个核心内容。 
▎美国主持的全球民主峰会邀请了约110个国家及地区领袖、公民社会组织 。图源:BBC 《凤凰大参考》:从刚才这一问题展开来看,由于美国始终视拉美为特殊的利益所在地区和势力影响范围,巴西又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对于卢拉访华和中巴关系的发展,美国是否会采取行动施加影响、甚至加以掣肘? 周志伟:美国对于中巴关系,尤其是最近这些年的中巴、中拉合作,一直持有干扰的态度,采取威逼利诱的措施来破坏中巴、中美的合作节奏,这是目前美国在对拉政策的重要内容。然而美国的制裁、限制、遏制是否会起作用?这还要从巴西跟美国关系的特点加以分析。 巴西它作为地区大国、发展中大国等等,实际上跟美国有两组结构性的矛盾。第一组结构性矛盾是美国在西半球、美洲的霸权,与巴西在拉美的大国身份。这会进一步限制巴西在整个地区的领导空间和主导作用。巴西要进行破局,当然是致力于实现更广泛的地区一体化,抑制美国的门罗主义、霸权主义。 第二组结构性矛盾跟中美关系类似,即巴西在全球体系中属于一个新兴大国,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总体上处在上升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现在面临的所有矛盾都会体现在未来的美巴关系中。基于这两个结构性矛盾,巴西的国际战略布局还是要进一步地提升、扩大自己的战略空间,也会更加坚定地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加强合作。美国毫无疑问会加以干扰,但基于巴西的国际战略目标和外交传统,这种影响未必会奏效。 
▎2月10日,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国总统拜登展开会谈。图源:拜登官方推特 《凤凰大参考》: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与其它国家外交关系的走向可能会受到中美关系主旋律变化的影响。那么中巴关系的走向,是不是也受到中美关系好坏的影响?这里面有没有因果关系? 周志伟:我觉得不完全正确。中巴关系当然会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干扰,但最大的合力还在于两个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否更多、更坚实,合作效率是否有所保障。中国和巴西的国际身份一致性,决定了两国在各个层面的共同利益诉求比较坚实。 除了双边关系中的共同诉求,中巴在国际层面还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两国对标的目标一致,就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体系。有这样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导向,决定了中巴合作可能受到第三方因素影响,但不会那么明显。一定程度的第三方干扰,并不一定改变中国和巴西关系发展的总体态势、整体互动和高效合作。
! o. E1 o1 i7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