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要:
+ `9 q6 E4 R& `* }3 y
1. 乌克兰从9月开始对俄控乌东地区发起猛烈攻势。先是迅速拿下伊久姆,再是经过围攻夺回利曼,但自此之后乌军在向东、向北的推进中收获甚微,俄军开始构筑防线,并发起局部反推。
2. 乌军东线反攻的第一轮攻势,是9月在伊久姆方向对俄军暴露的西侧翼发起进攻,突破口正好是俄军薄弱的“软腹带”。相比5个月前,俄军此处的防守人数已然不足。陷入被动后的俄军仓促撤退,乌军2天冲破了40公里的防线纵深,夺回伊久姆、库皮扬斯克等重镇。
3. 乌军向东的第二轮攻势,目标分别直指利曼和斯瓦托韦。10月1日,俄军宣布从利曼撤退。乌军的秋季反攻夺回了一万平方公里土地。伊久姆-利曼的攻势说明,乌军仍有能力组织大规模反攻,并且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4. 乌军第三阶段的进攻逐渐吃力。北顿涅茨河以北,俄军紧急修筑一条长达100公里的野战“马奇诺防线”,这一方向双方将会是漫长的消耗战;而北顿涅茨河以南,俄军仍在进攻作为交通要塞的巴赫穆特,或许还想从这一方向攻占乌控顿涅茨克州临时州府。
5. 俄军防线大幅收缩后,兵力密度得以增强。加上乌军攻坚能力不够强大,东线战场再次陷入拉锯战。接下来,就看南线的赫尔松战场,以及俄军部署在白俄罗斯边境的武装部队会有哪些后续动作。
作者|唐驳虎 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继续关注俄乌战争。10月19日,普京宣布决定在乌东四地自20日零时起实施“战时状态”。
而俄军新任总指挥谢尔盖·苏洛维金却在接受采访时称,战线的情况比较艰难,不排除从赫尔松方向撤退。

另外还有很多报道指出,“大批俄军”再次转移到白俄罗斯,很有可能再进攻一次基辅。
甚至上演2-3月份攻势中也没有打出来的“直突利沃夫”,切断乌克兰外援路线。

众说纷纭,究竟乌克兰战场实况如何了?
还是从接续9月10日的战场实况记录,完整总结一下9、10月的秋季战场,这样才有一个全局的概览。

九月夺回伊久姆
当时说到伊久姆方向乌军突然在9月6日下午对俄军暴露的西侧翼发动反攻。

这个方向俄军在两条公路前沿要点最多只剩2000武装特警(巴拉克列亚)和2000顿巴斯新征民兵(舍普琴科韦)。
而乌军出动了久经战阵的第92机械化旅、第93机械化旅、第25空突旅、第80空突旅和第1特种旅。

相比5个月前的伊久姆突出部,俄军西侧翼的防守人数只有1/4 (4000人对16000人),战斗力不足1/10甚至1/20。
所以俄军西侧翼防线一触即溃,根本原因是俄军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兵力防守薄弱暴露的侧翼。

乌军选择的突破口正好是俄军薄弱的“软腹带”,并且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俄军情报和侦察能力不足,战场几乎是对乌军单向透明的。
乌军敢于发动如此大胆的突袭,就是彻底掌握了战场状况,对俄军前后方部署洞若观火。反而俄军对乌军动向完全不掌握,陷入被动。

7日下午乌军收复巴拉克列亚(战前人口2.7万),8日下午打下舍甫琴科韦,8日晚上就接近库皮扬斯克周边。9日上午在库城以南5公里的信号塔升旗。
而到9日中午(东亚时间的傍晚),乌克兰先头部队已经在库皮扬斯克的入城地名标志前合影。这就是当时文章的发稿截止时间。

当时只是确定乌军可以用迫击炮轰击库皮扬斯克的铁路以及大桥、货场,切断俄军南向伊久姆的补给线。
但是说要彻底打下库皮扬斯克,以及收复伊久姆,还不知道需要多久的围攻战。

谁想到,整个伊久姆战区的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线溃败。
几个小时后的9日黄昏,乌军先锋已经进入库皮扬斯克,在市政府前重新升起乌克兰国旗,俄军未作抵抗,便过桥逃往河东。

但实际上,在库皮扬斯克(战前人口2.7万)、伊久姆(战前人口4.6万)地区,俄军原本还有大约2.5万人的部队,抵御乌军4个旅(约1.5万人)本来是没多大问题的。
然而这些俄军听闻乌军攻打侧翼城镇,立刻弃城向东而逃。基本没有发生什么战斗。

到10日傍晚,俄军被迫宣布,从奥斯基尔河以东地区完全撤退。公开的声明是——
将该地区俄军重新部署到顿巴斯地区,完成“解放顿巴斯”的原定使命。
驻伊久姆方向的俄军通过奥斯基尔河水库大坝等小路向河东撤退,驻库皮扬斯克以北的俄军向北撤退回国 。

既然俄军已经官宣撤退,接下来,乌军自然向北、向南扩张战果,接管地盘。
10日、11日两天乌军向北抵达了大布尔卢克、沃夫昌斯克乃至俄乌边界,向南收复了伊久姆。

乌军集结起来的主力兵团,实际上并未遭遇俄军主力部队,而是以“行军”的方式收复夺取了大片土地。
俄军转进千里,乌军追之不急。也没有什么“口袋阵”、诱敌深入的计谋。

短短4天时间,整个奥斯基尔河以东的8800平方公里地区重归乌克兰。当初俄军花了4个月时间打下,现在4天时间就如数奉还。
另外,俄军仓促弃城撤退,也让乌军捡到了大量的战利品。

俄军败退时显得无比匆忙仓皇,就连关键而机密的电子对抗站都没有破坏,甚至想不起该往里边扔一颗手榴弹。
事实上,从巴拉克列亚开始,各处俄军的修械所、弹药库,都没来得及在撤退前破坏,连一把火都没放。

尤其当乌军收复库皮扬斯克、伊久姆,发现俄军各种稍有故障甚至全新的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包括最新而稀罕的T-90M坦克都扔下来留在这里,“送”给了乌军。
这足够乌克兰人把2个动员步兵旅升级成机械化步兵旅,还配齐弹药。这无疑是给乌军又送了一份大礼。

接下来,乌军忙着清理战场,点验、回收俄军留下的大批武器装备。
当伊久姆-库皮扬斯克战场清理完毕,乌军短暂休整后,从9月20日起又继续越过奥斯基尔河,向东发动了第二轮攻势,目标分别直指利曼和斯瓦托韦。

十月夺回利曼
四个月前的5月26日晚上,上万俄军在北顿河攻势中,经过20多天交战攻占利曼(战前人口2万)。
俄军进攻利曼的是中部军区的近2集(萨马拉)和201基地(塔吉克斯坦),防御的乌军是第79空突旅。

结果俄军进攻利曼已经耗尽了进攻动能,此后无法再继续前进,攻向斯拉维扬斯克。
9月24日前后,乌军已经突破利曼北部的防线,俄军部队在混乱中收缩。

同时在东南方向,乌军也攻占了北顿河北岸的桥头堡——扬皮尔。从北、西、西南、东南四个方向包围了利曼。
26日在利曼以东,乌军特战分队还用皮划艇渡过了北顿涅兹克河,进入北岸森林隐藏后,出击袭扰从利曼向东通往克里米纳的补给公路。

从四面八方围攻利曼的乌军,分别是第80(利沃夫)、第81(波尔塔瓦)、第95(日托米尔)、第79(尼古拉耶夫)空中突击旅,也就是苏联空降兵的传人。
参与利曼-克里米纳公路袭扰的,则是第3特种旅,还有第103(利沃夫)、114(基辅州)、115(日托米尔)国土防卫旅,以及国民警卫队第15团(斯洛维扬斯克)。

防守利曼的俄罗斯部队主力是西部军区近20集摩步3师的近摩752团。
另外还有近坦1集近坦4师的近摩423团一部(因此有T-80BV被乌军缴获)、库班内务部队(特警)一部。

在周边村镇防守的是“卢甘斯克共和国”俄族武装的第119、208团。
以及俄罗斯“志愿者”(BARS“俄罗斯军团”)的13、16团。名为团,实际上都是千人规模的大营。

利曼方向的俄军作战相对顽强,但也在10天内被击垮。相比之下,乌军4~6月间曾在该地区长期坚守。
9月29日晚上,利曼确认陷入重围,全城进入乌军的迫击炮覆盖范围 。唯一向北撤往斯瓦托韦的公路也被乌军炮火打击。

9月30日,俄军终于组织了一支援军,试图救援利曼守军。主要是南部军区58集摩步19师的近摩503团。
俄空天军也出动多架战机,在地面炮火掩护下,试图里应外合打穿乌军包围圈,打开一条通道,帮助被围俄军突围,但是已很难力挽狂澜 。

之前几天俄空天军已经接到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打击乌军进攻矛头。结果25日那天俄军4架固定翼飞机被击落,26日又被干下来2架。
说明乌军已经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有效的地面防空体系,阻断了本来就不行的俄罗斯“空天军”。

9月30日当地时间下午,也就是普京正在莫斯科操办“四州并入俄罗斯”仪式的时候,俄军开始放弃阵地,向东撤退。
在乌军的包围圈合拢前,俄军和俄族武装部分兵力穿越火线试图逃出。但乌军炮兵在侦察分队放飞的无人机引导下,精确炮击沿着公路撤离的俄军。

利曼经由扎里切内(Zarichne)、托尔斯克(Torske)向东撤往克里米纳的20公里公路,变成了乌克兰版“死亡公路”,逃离的俄军损失惨重。
根据战场传回来的大量视频,道路两旁堆满被乌军伏击并炸毁的俄军军车,还有不少阵亡俄军的遗体,以及俄军俘虏。

10月1日当地时间中午,乌克兰军队发布的视频显示,乌军已经在利曼城的西部入口地标,插上了乌克兰国旗。
当天晚上,俄国防部被迫宣布“俄军撤出红利曼以防止被包围”。

自俄军5月27日的北顿河攻势攻占利曼后,时隔127天,利曼回到了乌克兰手中。
中秋伊久姆,十一红利曼,收了葡萄再收柠檬(伊久姆Izyum就是乌语中的“葡萄”,利曼Lyman就是乌语中的“柠檬”)。

乌克兰准备已久的秋季反攻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收复1万平方公里国土。仅在利曼俄军就有超过1500人被歼灭,还有数百人被俘虏。
乌克兰上传到网上的视频里,被俘俄军被迫念出“光荣属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引发俄罗斯国内各界的极度不适和不满。

利曼攻势一举粉碎了俄罗斯人和亲俄人士的想法——认为把占领区“并入”俄版图后,乌军就不敢再进行大规模反攻。
9月的伊久姆-利曼攻势还说明,从8月份开始,俄乌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已经握在乌军手中——现在是由乌军选择在何时哪里和俄军交战 。

通过利曼之战,乌军进一步巩固了战略主动权。
反观俄方,无力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锐兵力兵器的补充,无力发起有力的反击,将继续处于军事上的战略被动。

北顿涅茨河北岸反攻三阶段
收复利曼之后,乌军在北顿涅茨河北岸继续向东、向北进攻,分别指向北顿-利西的卫星城克里米纳(战前人口1.8万)以及斯瓦托韦(战前人口1.6万)。

6 h9 P" [2 A0 y8 [ P
8 D; j T8 |( b T7 ^!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