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要:
1.从北到南的1200公里战线上,哈尔科夫、伊久姆、顿巴斯、扎波罗热、赫尔松这五大方向,目前都没有多少变化。俄乌战争的焦点现在落到了北顿涅茨克,双方的决战已经在红利曼-扬波尔--鲁比日内-北顿-波帕斯纳的北-东走向、倒L型战线展开。
2.俄军拿下利曼之后,有两个进攻方向:一是向西南方向进攻斯拉维扬斯克,一是向东南方向进攻谢韦尔斯克,两个方向都需要强渡北顿涅茨克河。但5月上中旬俄军在此反复强渡失败,遭乌军炮击损失2个BTG。考虑到斯拉维扬斯克设有坚固防御,因此俄军更有可能进攻谢韦尔斯克。
3.北顿涅茨河北岸,乌军剩下的另一个桥头堡——北顿涅茨克,是北顿地区的中心城市、乌克兰卢甘斯克州政府的暂居地,俄军更是志在必得。俄军进攻目标明确,集结了优势兵力,试图切断T-1302公路从而断了北顿乌军后路,形成合围。但问题是,同一方向还有多条公路保持着畅通。
4.现在俄罗斯已经把重兵及大部分军事资源集中在北顿总共才50公里的战线上;乌军的任务还是依次防御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保证巴赫穆特T-1302公路、谢韦尔斯克T-0513公路的通畅。
5.在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双方连续打了三个月,基本上就是一个比意志、比韧性、比谁少犯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消耗战。

上一篇讲了俄军地面力量的“两只手”——合同兵和义务兵,分析了俄罗斯的社会-军队结构,指出了普京在动用义务兵时的阻力与顾虑。
所以俄罗斯地面力量现役40万人(5万军官+15万合同兵+20万义务兵),不宣战不动员,就只能拿出20万(5万军官+15万合同兵)投入乌克兰战场,让并不强大的兵力折损减半。

这就是俄罗斯只能用“一只手”打乌克兰。所以俄军还得绞尽脑汁去找像叙利亚老兵、高薪软动员退伍老兵来战。
现在也该到了分析乌克兰和泽连斯基这一边了。解析同样是40万人的乌克兰军队“两只手”,会发现问题和困境也很复杂。
但在分析之前,还得总结一下最新的俄乌前线战局,了解现实才能更好地解析总体全局。

目前在1200公里战线上,从北到南,哈尔科夫、伊久姆、顿巴斯、扎波罗热、赫尔松这五大方向,都没有什么变化。
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阴差阳错,俄乌战争的焦点现在落到了北顿涅茨克,双方的决战已经在红利曼-扬波尔--鲁比日内-北顿-波帕斯纳的北-东走向、倒L型战线展开了。

▎ 北顿涅茨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分别是乌克兰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州政府临时驻地
如果只是听看某些“转手信息”,这些天消息就全是——“乌军几万人被包围了”、“乌军主力逃不出生天了”、“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乌军总崩溃逃亡”、“乌克兰陷入绝境”。但事实是这样吗?

北顿涅茨河攻防
5月26日晚,俄军攻占谢韦尔斯克(也译塞弗尔斯克)西北25公里、斯拉维扬斯克东北20公里的利曼(苏联时期称红利曼)。

俄军围攻利曼的是中部军区的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201基地,近卫2集带近摩15、21、30旅,中亚第201基地带来了4个BTG。
这样一共是5个旅团10个BTG,总人数过万。其中近卫摩步21旅是中部军区的王牌重型部队。其实,在俄国国防部战报里面,利曼3月初就宣布拿下了……

经过20多天交战,乌军防守主力——第79空突旅已经主动向西和西南方向的森林撤出利曼城。乌军炮兵依旧以弹幕掩护他们撤退。
乌军已经沿河建立第二道防线,准备抵御俄军对斯拉维扬斯克的进攻。另有相当一部分乌军转入利曼周边的森林,利用周围的树林和沼泽地形继续对抗。

利曼的意义是北顿涅茨河北岸的桥头堡之一,身后是北顿涅兹河和斯拉维扬斯克。
横在俄军面前的有水库、湖泊、密林、沼泽。乌军也容易依托这些有利地形形成一个完整防线。

北顿涅茨河自西向东流淌,她与湿润两岸养育出的大片茂密森林、湖泊、沼泽地形一起,构成了乌军阻挡俄军南下合围北顿的天然屏障。
利曼经扬波尔向东到克里米纳、鲁比日内,是40公里的森林河段,有无数个河弯和河曲,河流的两岸密布着森林和沼泽,人烟稀少。

众所周知,从5月7日到14日,俄军中部军区第41集团军(下属35旅、74旅)2个BTG在这里反复试图渡河,遭到了乌克兰军队炮兵群毁灭性的远程打击。

具体地点是克里米纳正南的方向Dronivka,目标是夺占河南岸的比洛戈里夫卡镇(Bilohorivka,与后述T-1302公路的小村同名)。
结果乌军预有精心准备与侦察监控,多个炮兵营连续集火精准射击,俄军机械执行命令反复强突,执拗蛮勇带来了重大损失。

现在,乌军仍完全掌握着渡口和整个河段,经过现场查勘、无人机航拍与卫星照片的综合点验,俄军在此密集损失了超过100台装甲战斗车辆。这可真的是史诗级的大败仗。
俄军主要是在渡河后遭到了乌军精确制导炮弹的点名摧毁,显示乌军在前沿可能部署了指示目标的特种兵,直接引导后方远程炮兵群。

而乌军仅仅在后方一个路口集中损毁了7辆坦克装甲车辆,可能是遭到俄军炮火或者武装直升机打击。
这还没完,5月21日乌军宣布在靠西10公里的塞弗尔斯克方向Serebryanka村渡口,再度挫败俄军第41集团军渡河的企图,重创1个BTG。

总之,直到现在,倔强的俄军第41集团军不敢再做渡河的尝试了。红外监控卫星显示,这40公里战线上北顿涅茨河的硝烟停止。
只有2个半战斗旅(近卫摩步35、74旅,以及编制总数1300人的山步55旅在伊久姆方向),一共只拿得出4-5个BTG的俄军第41集团军,想必短期内也无力再战了。

北顿涅茨河的河水哺育了茂密森林,养育了两岸数以百万计的乌克兰人,今天又成为抵御俄罗斯的天然防线。而河流依旧无言,静静流过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

北顿涅茨克交战
而在北顿涅茨河乌军剩下的另一个河北岸桥头堡——北顿涅茨克,是北顿地区的中心城市、乌克兰卢甘斯克州政府的暂居地,俄军更是志在必得。

北顿涅茨克与河西南岸的利西昌斯克各有10万人口,是该片区的中心城市、重化工城市,也是乌克兰目前占有的卢甘斯克州最后5%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乌克兰这些城镇不是我们熟悉的人口密集的小城,而更像美式的城市。除市中心部分高层建筑以外,大部分人居住的是前后均有大面积菜园的独立房屋群。

因此北顿-利西的城市建成区面积非常广阔。北顿涅茨克方向的战斗是3月6日就已经开打了,但俄军到现在才合围。
俄军中部军区近卫第90坦克师,远东军区第127摩步师和LPR俄族武装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围住了北顿涅茨克。

乌克兰的北顿涅茨克市长斯特约克(Oleksandr Stryuk)表示,战前的10万居民约有12000至13000人仍留在北顿涅茨克,这座城市60%的住宅已被摧毁,至少有1500人死亡。
而乌克兰的卢甘斯克州长谢尔盖·盖代 (Serhiy Gaidai) 指出,河南岸的利西昌斯克还有约2.5万居民,乌方控制区内共有4万名居民。 他们不愿意撤离,躲藏在地下室内等待被俄军“解放”。

▎ 84岁的生物学教授阿列克谢·波利亚科夫和他的妻子加琳娜进入用作防空洞的食品储藏室
“在2014年,北顿涅茨克市支持乌克兰的居民只有20%,支持卢甘斯克武装的则估计有60%,其余人则是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
但在我和前任同僚们的努力下,到今天这里支持乌克兰的居民已经达到40%,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依然是20%,而另外40%的居民也正在逐渐被我们争取过来……”

▎ 5月17日,在北顿涅茨克炮击中失去妻子的男子正等待与他的双胞胎女儿一起从利西昌斯克撤离
总的来说,留守居民的数量已经比较稀疏,大部分居民都已后撤到乌克兰后方。这有利于双方放开手脚大战一场。

而5月以来北顿战线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俄军5月7日夺取利西昌斯克以南的波帕斯纳之后,向北、向西北、向西、向南几个方向,逐步扩大这个突破口和突出部。
经过20天,俄军用兵最多、进展最远的西向,在野地里前进了15公里。其他沿着公路轴线进攻的方向只推进了5公里不到。

这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态势呢?俄军进攻锋头逼近了从巴赫穆特(Bakhmut,也译巴特木)到北顿-利西的T-1302公路。
具体方向在Soledar(苏勒达尔)镇和Vasylivka(瓦西里维卡)村之间。

先是俄军的迫击炮可以打到和威胁路面,然后是24日俄军占领了距公路4公里的Vasylivka村。
25日继续进攻公路上的Bilohorivka村、Nahirne村。俄军一度夺占了一段路面,公路中断。
而26日乌克兰军队反击,又夺回了公路本身的控制权。

▎ 5月25日俄军推进的最远点,Vasylivka村
可见俄军波帕斯纳-巴赫穆特突出部的进攻目标很明确——走捷径切断T-1302公路。
但早在17日,“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就宣称“完全包围了北顿涅茨克”“合围乌军1.5万人”。

看看战场态势图,原来俄罗斯人的饺子都是散开的、不捏的啊!
17日就说完全合围了,再过了10天还就这个样子,这也叫“包饺子”?说是捏烧麦都很勉强。
实际上,三个月来俄罗斯的战报进程一贯提前开吹。从开始宣传到获得真实战果,起码要再过两周,甚至更久。

至于说切断T-1302公路就能断了北顿乌军的退路?这也是胡说八道。
因为从巴赫穆特到利西昌斯克,还有一条经过谢韦尔斯克的T-0513公路。
另外从后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这双子城到谢韦尔斯克的公路也是通的。

而且俄军打出的,只是一个“单钳攻势”。在“对进合围”的另一方向,俄军连续遭遇了重大损失,已经不敢再攻了。那就是塞弗尔斯克和北顿涅茨河。
但是,俄军的主要攻势依然猛烈,依然在以包围和歼灭北顿地区的乌军,尤其是拿下北顿涅兹克-利西昌斯克,包一个“北顿小馄饨”为目标。

决战T-1302公路
为了合围乌军,在波帕斯纳-巴赫穆特方向,俄军可谓是集中了所有的本钱——所有能凑出来的精锐部队,全都投入到这里了。

此处俄军包括4月份才抵达战场的波罗的海舰队近卫海军步兵336旅(加里宁格勒)、太平洋舰队海军步兵40旅(勘察加)、155旅(海参崴)。
" b8 J* ^$ u: `* z- f n) i+ t ^9 m9 X1 A4 Q5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