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6|回复: 0

看看张大千画的荷花大美人!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8-7-28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1 \/ D1 v9 p$ H% P  e- a
& [) z8 D4 N. x; H6 |' }
张大千 荷花美人(局部)

, z4 A% u2 `3 b& W1 G
* G- A. l3 {* k& m3 l0 J
$ F3 K" V& h7 X* D7 ^
张大千 荷花美人(局部)

5 n- E  k, [4 V) C' H0 E' W
" H# c5 p1 J6 ~" u4 A) M/ C) p
张大千荷花美人(局部)
0 w  R' B2 b, C, D( y1 e! @& _
" M' K+ l: n+ U1 r. ^5 V$ L
8 F4 ^# {" ?2 d- C8 a/ d/ _; w
张大千荷花美人 1944年
. f$ ^5 B. z) u# g4 L& K2 C. z' y, y  |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张大千的此幅《荷花美人》虽取材于“越女采莲秋水畔”情景。但在大千先生的笔下,一扫落寞失意的的情绪,船上的佳人婀娜多姿,连荷叶也无不神采飞扬。似乎扑面而来的是徐徐清风和飘渺的歌声。

张大千采莲图(局部)' Q5 R8 o& J9 r' h5 i* j- r: |
9 I2 q* m' w/ d: B- R( ]
张大千采莲图
2 D' l! T& D$ w; ~+ y! y+ v4 [( J! ]
张大千荷花仕女/ u! l' c6 }/ t! @8 R0 |* U

# Z. x+ V; f: o. j张大千荷花仕女2 G! j& T9 G1 x7 }# w- L) ?
+ T, D# Y4 L0 o: I4 O" t
张大千荷花仕女
$ F1 Q5 b1 z3 l! K: w2 X' I2 Z3 L' D' e
张大千荷花仕女(局部)+ ^" \  @5 {. Z

& M* \2 r) a' G: n! W) l张大千荷花美人 1966年* }" C4 w  @7 s/ u3 }/ {

) D7 z& i6 |) W& ]. ?- e

张大千 荷花美人(局部)

1949年以后,张大千开始云游世界,先后移居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晚年定居台湾营建“摩耶精舍”。由此绘画视野大开,并注意研究日本浮士绘及西方立体派艺术的技法,所绘仕女笔法生动,极具时代感,给观者似有息息相通、脉脉传情的感觉,创作风格也逐渐从古典向现实转变。

张大千春灯图( l9 i8 }* P) v, S* v
& z' p& E% z2 b/ g

张大千 白描荷花仕女 1956年作

题识:十四年(前),岁丙申,三巴摩诘山园初凿五亭湖,觅种荷花未得,想象未来,写此寄意。逡巡未得完成,而目翳亦遂十二年,更无由渲染矣!题此怆然。庚戌七月朔,可以(居)识。爰翁,七十有一。

题跋:补画目难继,栽荷愿未成。长留残幅在,即此见人生。德英夫人雅属。六十五年夏,张群敬题。钤印:张群

张大千 白描荷花仕女(局部)

此《白描仕女》中的美女,脸庞丰腴,双目清澈,小口肥唇,以淡墨匀出脸颊及发式轮廓的结构,用镂刻细密的凤钗与珠饰摇摆作为对比,免除了头重脚轻之虑。窄袖连身丝质长衫裁剪合宜,隐约浮现衫下肢体的阿娜曲线,姿态妩媚撩人,面部表情娴静端庄,一派高雅大方的气质。

张大千 白描荷花仕女(局部)

白描荷叶的叶脉,和衣裙下摆折纹,形成一种平衡的关系,而大千却在裙摆处,再加上淡墨精细描出密集的卷草图案,大量留白的衣衫部分,则又形成线条轻重、疏密的对比关系。仕女歇坐石块上,方折顿挫的淡墨勾斫,更突显出衣纹、荷筋的圆劲,以免喧宾夺主。两朵盛开的荷花,仅于叶间若隐若现,只有两粒小小含苞蓓蕾点缀其上,但仍刻意安排其高度低于画面的主角。由此可窥大千细密经营的匠心,全幅好似用金丝织缕而成,精美至极。

张大千 白描荷花仕女(局部)

根据大千十四年后的题跋,原本还需渲染设色,但是因眼疾发作,而始终未及完成。其实大千之目疾时好时坏,即使眼力稍佳时,也未将此画设色,想来是大千对此白描的线条效果,一定是相当满意,未必非得完色,才算一幅好画。

张大千 白描荷花仕女(局部)

此画同1941年的《仿龙眠三高图》,大约在1943年所摹敦煌《八十四窟西魏释迦像》下方的供养人像等,都属于铁线描一类的线条品质。此画既是目翳前所作,可以算是大千最后的白描作品之一。

内容来自网络。

7 g  c$ C! _' d' y

" O. x4 A+ ^1 E9 b& e, M, z%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3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