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从临床经验上看,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一个高峰。 供图/视觉中国 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K0 ~4 L1 H2 a: o$ c
怎样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疾病?7 s6 o# S6 W/ l! B% a, P
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吉云专家提醒,需要格外注意的7件小事,帮你给心脑“降温消暑”。
, w3 ]* R$ b6 p9 t+ L. o7 T1.不要猛回头/ E' j4 _% {$ Y$ O# c2 I7 D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4 Y) j3 j. w. L1 s. y s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6 a9 T' d, z3 O( d1 N% A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高的情况。
: I- a1 Z4 o3 b M. `! @9 c. J建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
. [( l( o4 \5 n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突然起床等。, U3 E& l4 P6 j+ V
2.温差别太大5 U" R$ l5 X1 S. {
炎热天气,不少人都会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P( ?. @ O" i8 N& ?" u Q
尤其是入伏后的“桑拿天”,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T" U8 i _2 }' [+ |3 ^
建议: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摄氏度为宜;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 o6 W: e# x; I; z6 g3.饮食要注意1 P1 ?9 B f- N+ o/ o1 u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 e/ J. z5 A7 u5 W建议: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 `& \2 b( x5 g4.晨练别太早/ q. v; ~% c) @3 J. I# |! b# \
夏季天亮得早,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在夏天,这有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3 t1 w! ] B6 T* [9 m/ B* {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早上4~10点,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 C* U+ m9 k
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3 D- K, J( r: V/ G5.保证水充足. }6 C" K# n) P" N M. I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
8 X% u$ M6 U! c A尤其在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 F& H, z* W3 P+ ~6 y8 q {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3 ]! s% v% B4 q' }, K" ^4 `
6.房颤赶紧治
" I' G( ?5 b$ G4 s" l& E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要大于普通人,尤其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增加,水分流失快,导致血液黏稠,易发血栓类疾病。因此,房颤患者夏季更应当心。3 W' W/ l0 d. }+ c, G0 P- a
; H1 U# N: ?- x0 _+ B9 r+ S7 z
建议: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还是持续性房颤,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还有一些预防房颤中风并发症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左心耳封堵术等,主要适用于无法长期服用或耐受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
( R' j2 W i" { b e9 x7.血糖别降太低
# n1 v" s) A, M& g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人体的血糖变化与季节关系非常密切,夏天更易发生低血糖:$ W4 Z1 M, l5 V2 \" p
夏天白天较长,睡眠较少,活动较多,人体热量消耗增加,血糖消耗增多;天气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糖类的摄入量减少,引发低血糖发生率增加。; }! H5 R3 l6 e5 C3 `* h
建议: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很容易诱发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毫摩尔/升左右,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最后,专家特别提醒,天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而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夏季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
+ r" y% u1 K! m
& n# }0 c: A' _! `0 A" j. Z* M4 y( n+ V$ M1 ?/ S7 c,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