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回复: 0

人民日报评论:垃圾电影,这锅谁来背?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7-6-2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 c; l) E5 o; G9 }
原标题:垃圾电影,这锅谁来背?
, B9 w, [8 P" Y# a5 i) z- q' @. `+ @: M$ m
今天呢,我们来聊一聊电影的话题。最近,冯小刚导演在某论坛上言辞激烈,指责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产生了那么多垃圾电影。这样的言论,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争议。支持的人说,话糙理不糙,反对的人则说,这个锅我们不背。
# h3 u. `" a' H" m$ W- X
: l9 M8 y: ~) s. i: _7 \1 v1 w0 l6 C% p) q8 i1 [
$ E8 s3 r6 U/ S& a  n
冯小刚
# d8 c0 q7 I- M( I
. B" l" O* L/ {, ~) s不可否定,当下的电影市场确实有被“粉丝经济”裹挟的迹象。开口“IP”,闭口“小鲜肉”,好片无票房、烂片成“黑马”……如此种种,的确让人生气。但若因此就质疑观众审美“垃圾”,恐怕也没那么理直气壮。就拿前一段时间爆火的《摔跤吧爸爸》为例,在低排片量的情况下,票房却一路逆袭,这说明观众并非不辨妍媸。) u0 {& o& E1 L# a

7 v& Y; ]; I% R: a6 c) s0 k当然,观众在观影时可能确实存在非理性因素,但“垃圾电影”的责任却不能全部推给观众。在电影产业的链条中,观众其实处于弱势地位。资本、院线决定着什么样的作品和观众见面,有限的选择不仅带来被动和无奈,也让观众审美品位提升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 R: n0 |* m# G/ H+ w3 k. Q- v8 M9 _) y$ c; Y& W
其实中国电影的成长,不应该寄希望于每一位观众都有不俗的品位,而应该反思电影人是否扛起了自己的责任。对于华语音乐的发展,李宗盛曾经说过,“这是我们热爱的行业,我们成就它的样子”,“听众是无辜的,所以我们给他们什么样子的东西,这是最要紧的”。对于电影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电影人的精神面貌、艺术修养,对生活的体悟,对人性的感受,这才是决定电影好坏的根本。" `/ q: |: V( ?: a# r
$ m1 D" f( N: J# c% O0 z& u
9 B) r% H- X: [1 j( D) U# L* A
5 O& n$ h3 W7 y/ }) G
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
! o0 W: x8 y9 s! o' m% g, @
6 L0 Y. S) T4 n( `( u每一位观众的需求都应该被尊重,“看明星”并不比“看艺术”就低人一等,但是不能因为做“粉丝电影”能赚钱,整个行业就对“小鲜肉”趋之若鹜。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有足够多元化的电影,足够多元化的观众。但是在这样一个成熟市场到来之前,需要有一批电影人守住创作的初心,用作品去引领、塑造观众的需求。+ J0 m2 E: r6 I- o8 g
' h3 x6 m* @, m
当然,即便不为塑造观众的雄心,也应有无愧于自己职业的坚守。哪怕认真地打磨一个剧本,诚心诚意地拍好一部作品,尽心尽力地演好一个角色。' d3 H% K% P  K# c5 O( P

9 ]* w: h( O  o7 w9 [5 m中国电影,需要和观众一起成长。
7 K0 Q6 {2 _3 m1 j3 B: B: E
3 ]2 z3 {) F! w* v4 x1 d# J8 E正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顾质量,最为心伤。. [! K  b% ?5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5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