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回复: 0

选择恐惧:一手好牌是如何被你打烂的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7-6-1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原标题:选择恐惧:一手好牌是如何被你打烂的)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娶了红玫瑰,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就成了袖口的饭粒黏子,红的却是心口的朱砂痣。2 f7 n# n5 F4 i+ O) g/ d1 C% }
我们害怕选择,怕在选择中错过最正确的那一个,更害怕选择派生的遗憾。& X# Y1 o+ N; d( b
你在什么时候最恐惧选择?比如“中午吃什么”的世纪难题,看似细小,却着实令人纠结不已。' l+ Y" c) Y8 J2 k8 B* _0 _0 A
特别是当手握两个“较优解”,不仅耗费大量时间思考,最后很可能还落个选哪个都不舒服,选哪个都会后悔的结局,浪费一手好牌。
' y6 z5 u9 Z8 J2 E; j& f$ q为什么害怕选择?( D/ t) c8 l4 `
42%的人认为是专注力不够,太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才举棋不定,更有人戏称,自己的“选择恐惧”就是因为穷。
4 r( u+ h6 Y* a$ a# ]0 T
其实,即使是有钱人,也会容易害怕选择,出现这种情况的心理原因大致有3点:& A) m0 j3 t3 ~7 l) M6 l: A" A
过于追求完美。有人凡事求完美,赋予所选事物太多意义,甚至有些强迫,无法轻易做抉择。+ w) n7 y# b+ O% E; e4 Z
选错路形成心理创伤。曾在重大事务上选择失误,比如选错专业、工作等,在人生某阶段举步维艰,会影响今后的选择。+ r; b9 Z8 i1 U
独立意识差,害怕担责任。包办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长大后往往不敢轻易做决定。简单粗暴型父母可能会教育出害怕承担责任的孩子。* B& W# ?0 p" Y1 T- E4 F
别过度纠结“最优解”
! k5 z0 D  p' g. }& ?% o  L到底怎么做才能不左右为难呢?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李虹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放弃“最优解”的想法,能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做决定。% M( Q* Q6 ?/ C' t3 M
他们让参与者完成一项选课任务,并说明他们是否认为课程中有最好的一门、以及对选择是否后悔。8 |, K5 V7 A  M) n* m
结果表明,最优化决策者更倾向于相信选项中存在客观最好的一个,即最优解、正确答案,而这导致了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花费了更多时间,也产生了更多的后悔情绪。但这一现象仅存在于各选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7 `; ~( Z; M/ h- `
另一个实验发现,一旦选项中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选项,人们都能迅速做出满意的决策。
" {, D' A6 ^1 G, T- }% t所以,若有最佳选择,就立马决定;如果选项平分秋色,则随心随性。1 m1 w& U$ u% Y5 B$ a8 O, i
不要过度纠结“最优解”,毕竟客观上“最优”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你。
+ s9 ]) f  U  h9 s0 ]5 g) `
三步摆脱“选择恐惧”; \& O' r- z- Y) ^' u, ^
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摆脱“选择恐惧”:* `: ?3 m- J# y1 y5 J9 r
首先,把可能的选择写下来。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写在旁边,一目了然地让自己看到哪项是最有益。' X! S* f7 L; J
其次,接受“有得必有失”、完全不正确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思考上,会失掉更多宝贵的东西。$ F1 H! l: M( C2 `. W" v
最后,偶尔尝试“抽签”、“掷骰子”的方法。帮助你克服犹豫心理,勇敢做出决定。9 y6 L' _/ {! x9 J
“37%法则”教你做决定- Z3 S* J# S8 A: D- B/ X& C$ v, `, n" `' D# d
方法:决策前先观察前37%种选项情况,但不做决定,只记住最好的那个,从第38%开始,只要感觉比前37%的好,就马上决定、选择。
5 ~+ p/ Y3 c/ G举个栗子:参加一个有100家企业的招聘会,如何在不走回头路的情况下找到最好的公司呢?& v) O' y% O$ @0 M! R# y
最佳策略是先看前37家,不要详聊,只需了解他们的大致情况,找到37家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家(甲公司)。再继续看别的企业,此时以甲公司为标准,一旦遇到比它好的,就马上抓住机会上前求职。. G' ?+ _! P7 o/ E" Q' b8 b
“37%法则”源于统计学。旨在以最少时间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提醒我们,前期先不用着急,多观察了解,到中期后,一旦遇到好的,就要抓住,不要犹豫“还有更好的”来浪费精力、耽误时间。
! o4 ^. A9 U# K# B避开决策的“雷区”
1 O' u2 g; P9 Z0 g1. G; k% b6 @9 `! J
避免在疲惫时做决定9 G; ~' z+ a  F% ~
意志力是种有限资源,若被消耗过多,很难再客观评估其他事情,随着时间推移,还有可能冲动行事。因此,应当避免在精神疲惫时做重要决定。9 w# w3 ^  }& S
22 l3 ]- V- }+ `; Z: }
不要给自己太多选项
3 Y$ e+ I' ?5 {* `) f  i% v1 y因选择多导致决策困难的现象叫做“决策疲劳”。做决定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脑力的认知过程,我们需要不停地进行信息比对来做出合理判断。
! F3 \/ A5 A* P/ p/ k2 c若可供选择的项目太多,需要比对、平衡的信息就越多,要消耗的认知资源就越多。此时人们会倾向于折中选择或保持现状,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决策的初衷。
3 r7 n5 ]: M) e3: T2 ]5 N4 v0 ^1 E, \
不要在深夜做决定; R& L6 O1 B! g) \" a
心理专家指出,人在晚上往往更感性,这也是文艺工作者喜欢在晚上工作的原因,此时做决定难免有失偏颇。  n$ s$ M/ I- u# E, I
还有人白天工作太辛苦,到了晚上,大脑转得慢,观念也容易变得消极狭隘,可能做出令人后悔的决定。3 y7 \, m" {% @7 j# z1 w& ]
  , S5 y9 f" H# i( \% @( g( ^- w  ?

4 |7 ]4 B- a+ u; D7 H' M. a选择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说,有选择权的人其实是最富有的人。+ o. I9 r" M/ s7 l' s7 k2 x
但无论选择什么,最后的结局都是带有遗憾性的。接受选择的遗憾和唯一性,本身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5 _7 J- A; O- B+ I) J面对选择,与其纠结,不如好好学会接纳不完美的人生,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并在做出正确合适的选择后忠于自己的选择8 j1 S& g* A, X% [) e% w4 K
' z5 `  U$ I% A8 h" X
, o: Z/ ~, i" w'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5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