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4 a- E" ?! @* i* z9 N
1 p. W; j9 |2 r5 c+ j$ b3 ` 由于酒精对于肝脏的影响,肝脏不好的人禁止喝酒,另外一些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同样不能过量饮酒。鲜为人知的是,一部分打鼾的人也不能喝酒。9 r6 x5 ]" O) G; j' ~9 s
三高人群禁喝酒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曲伸指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不宜长期饮酒。- ]2 k* s* u' ]# c
糖尿病患者多患有脂肪肝和肥胖,肝脏的负担较常人增加,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也比常人差,喝酒后更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更容易损伤肝脏,且使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和胰液成分发生改变,导致胰液蛋白质过分浓缩,堵塞胰腺导管。同时,喝酒还会降低身体抵抗能力,增加能量摄入和代谢异常,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b# Y8 q2 t0 t- d7 ^/ w+ @
高血压、高血脂病人也不宜喝酒。酒精会使人体血浆及尿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儿茶酚胺则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饮酒,不但会引发高血压,重则可能发生脑出血及猝死。高血脂患者饮酒则会导致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最终使得一些人体不需要的“垃圾”沉积在动脉壁上,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9 S- G, k' `2 Y- W- Z* y9 d; s孕妇儿童远离酒精& f) q1 h" X7 v7 |2 e
孕妇和儿童也应远离酒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女性在怀孕期间,即使是对正常人适量的饮酒也可能会对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后果,酗酒更会导致胎儿畸形以及智力低下。+ B1 `& Q% J1 H7 `7 c8 d! ]4 j
而在哺乳期,必须照顾孩子的“口粮”,也不宜喝酒。
% u, n& l; Y3 y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器功能还不完善,饮酒对机体的损害尤为严重。即便只是饮少量酒,也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思维速度也会变迟钝。% I6 }' V! y% q# p
打鼾病人应戒酒
1 T, L! r* z" i- S打鼾的人不能喝酒,其原因和打鼾病因有关。( Y; K8 I: {' U6 e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善群表示,在中国平均20岁的人群中,有5%女性和29%男性是打鼾者;平均50岁的人群中,女性打鼾者占40%,男性占60%;平均70岁的人群中,男女打鼾比例高达70%。7 P4 _7 [5 ^% x
: k6 \! s9 X7 Q! v6 o* U& m
由于打鼾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并不在意。但是长期严重的打鼾,易导致病情加剧,出现夜间打鼾憋气现象,医学上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者易损伤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等多个系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b. v: I, e+ O7 ] t; [
李善群提出,打鼾憋气的病因复杂,除了肥胖、年龄、上气道解剖异常外,饮酒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危险因素。酒精可以从多个环节上促进夜间呼吸暂停的发生。酒精能抑制舌下神经、自主神经、舌咽神经,导致气道狭窄闭塞,同时钝化了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高气道阻力的唤醒作用;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夜间经常出现憋醒,其实这对于病人来说起一种保护作用,因为憋醒之后可终止呼吸暂停,恢复正常呼吸;而酒精可提高醒觉反应阈值,抑制憋醒情况,延长呼吸暂停时间,加重夜间呼吸暂停及缺氧。8 k. S$ U$ f$ W8 D
春节期间,饭局不断,莫让饮酒成了健康“杀手”。李善群表示,戒酒是打鼾憋气病人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之一。对嗜酒者,最起码要限制饮酒量,或只饮少量的啤酒,同时,保证在睡前4-6小时内不饮酒。8 {) _4 F7 k' e2 q6 o
% B0 Y. [, Z) ^- K$ ^, ?! z* X
& L# b6 a+ \( ^/ A0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