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会吸血、散播疾病和发出烦人声音的虫子,连爱好自然的人都讨厌,寨卡病毒突然出现并爆炸性的急剧扩散,更使蚊子成为人类公敌。人类大可使蚊子从地球上消失,为什么不这样做? 据美国《世界日报》2月5日报道,全球约有3500种蚊子,并对人类健康和福祉造成重大冲击。疟蚊散播的寄生虫每年导致多达5亿名疟疾患者,亚洲虎蚊会散播登革热和屈公热。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等近年出现的疾病,也是由蚊子传播。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蚊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多于任何其他生物。生态学家莎拉•方(Sarah Fang,音译)曾指出,一般共识认为蚊子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特别好处。
5 G, H" R4 c" L2 u
! k) t9 G+ P1 b0 A0 |' O0 i 但是,还是有人为蚊子辩护,而这些论点可分为两大类别:蚊子数量极多,使其成为一些食物网必要的环节。例如,在北极冻原的短暂夏天,蚊子会大量繁殖,为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莎拉•方也表示,蚊子的攻击可能凶猛得使北美驯鹿改变迁移路线,并影响有关地区景观。对澳洲东部一种小型蝙蝠进行的研究,显示蚊子是牠们重要的食物来源。蚊子也是一些淡水或雨林食物网重要的一环。 第二种论点认为,蚊子对自然生态的服务功能,像是协助传授花粉,或是经由食用有机残渣而释出养分。但是,提供这些功能的物种和力量很多,蚊子的分量无足轻重。 因此,蚊子似乎可有可无,而把它们消灭可为人类解除一大祸害。只不过有个隐忧:面对大量温暖营养的血液,如果没有蚊子,黑蝇和跳蚤等各种嗜血昆虫可能取而代之,造成更大的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