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 G* s- [; d: A7 ~1 @
, o+ c( x* k8 K7 D2 R6 `覀覀覀
8 X$ R0 H3 e% X; A/ d8 ^. w; A9 D# \和一个81年出生,现在自己开着一个数码店,年净收入10万的朋友吃饭。 x* j. ^& i0 X9 a
- D( u4 e" D9 z/ y! x+ ~( T
他快30了,却还没有结婚。
4 \8 M }+ P" _( i$ R5 `* n3 R1 c* |' p; x( @/ r
在吉林这样一个中等城市,像他这样的收入绝对还算不错了。3 i4 b1 ]& j. N8 i4 B7 O* p: f
. q' l5 J- w- s6 L8 r4 S. I& r* \. P
可听听他的婚姻观,真的觉得挺可怕的...: o+ b2 q/ g& d3 l
$ |$ W( G1 G. o5 T- m
忽然想起在南周上读到的这篇文章,这些我这个80后的尾巴现在还感受不到的事情,其实真真切切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8 h7 G2 c9 u0 L1 S- W: O) t0 |6 \& l6 P
====================================================
+ Z/ O& u# f9 `# f) n X6 ~9 [: @- t, v- I. H* |" E8 i
) q( q: ~1 M8 P2 g2 z
* K/ [+ G+ r8 ?2 G& x; \( }
. G4 M) }- k i/ Q
! t' R) J9 H. z “80后”的时代,浪漫土壤已经消失了
3 L( x* W) y( o( }, W6 N8 u6 H8 d& S* Y" D2 Y; W, [
80后 一代人的怕和爱3 p1 P, W* w, a5 `4 N2 H
: u$ v$ U1 E9 d" q9 k/ J
浪漫也是需要土壤的。“80后”的时代,这种土壤已经消失了1 _( j l: S& U4 h
4 P& O) {6 G c$ T* G; j0 W% ]
本刊记者 陈彦炜 发自上海、南京 实习记者刘星
5 \* Q3 ]- Q' ~$ T, E4 K
9 ]/ B$ O, Z7 O- Z9 E我们都有了个不曾遥想的以后- g/ N5 l/ s9 f' o
# s9 |. E1 { n- i1 P6 @, F一切从那本英语书开始的
; K7 f* U5 Y* B3 R* M8 Z2 @% V# l3 H( {
那书中的男孩LiLei* Z9 @* `6 W9 p0 T) j# O
2 g0 d6 q; U8 C* a/ e0 W身边的女孩
" \1 x3 K) Y1 x4 f" D, g& w$ ^' k7 t' l- s
名叫HanMeimei
# X/ ]0 c& k7 R5 l7 E
/ }; \' }# O; z- _1 V% k……; h3 h9 ?/ W3 m/ I& E1 a+ D3 V
7 _7 X) C7 z, r, \. Z0 c+ ~- p书中他们的喜与悲; r* U+ ^/ g& F5 o$ P/ ?
3 p5 f8 `, U ~% s1 O& H书外身后的是与非
! R( A/ a" X; R# s8 W8 V
, M1 `* v1 t/ i4 w/ |5 b……
+ T3 x$ ?0 U, |" n$ u
6 s* v3 L" S& e0 [" z有点遗憾" Y; J9 \$ R# w3 y4 ]# P* `3 I0 X% Z
9 N0 F {+ u4 O9 Z
LiLei和HanMeimei
5 B( o. P/ j4 m3 X1 M
/ A' l! D% u! F" C- W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
* F/ L1 T- r N% ]" g; Q; l3 }# L
0 y6 |* V' Q3 `% `一样的是我们都有了个
* f+ p" j' Y- H1 W* _: Y; y, d% q* @) K0 b- X
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
) _9 ]! }* b. k( A
& }+ ]5 _& l; q0 l6 M还好Polly它还活着
2 q- ^5 W& r% W" T- O. r6 X& ~, j* Z0 ~/ x
就像我们当年的小美好
6 p. m$ ` h; Z P7 {: | Z. n7 y' X; S& A4 Y' j
他永远都不会老
: H- d, z# X+ O8 w. ?/ d
1 l6 {2 g0 b3 z i- Q+ F& T在心底不会飞走
g" R$ C9 W' C! g" a- k. l0 y
; X, Z/ n9 s% z, Z——徐誉滕《李雷与韩梅梅之歌》* x; K+ o8 j2 e* [' C8 F7 ^
8 {& f. b$ |3 t9 r6 d8 q
李雷与韩梅梅,是生于1980到1988年间的一代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他们源自人教社1993年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一个顶着小平头,一个留着齐耳短发,伴着插图画和英式口语灌制的磁带走进“80后”的青春期,在中考完结之后瞬即销匿。
( Z4 k$ J( S" X) g1 V& d u% L; E, S7 A9 @) t, P' N" u
谁也不曾料想,十几年后,他们又重回“80后”的视线,并被创作成歌曲,在网络上疯狂流传。感伤的旋律,隐喻的填词,残酷的现实与无奈的结局,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怀旧。
8 n) x8 O3 y8 h7 ]1 E+ d3 Z4 Y ~4 }1 I. `
当“60后”、“70后”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诟病“80后”幼稚、娇惯、叛逆的时候,当“80后”自身仍未放弃对时尚与新潮不懈追随的时候,“怀旧”过早地被降临,“回归”过早地被渴望。“80后”如此界定自己的怀旧行为:它就是那个已然失落的精神乌托邦。
2 X2 g% ]7 U* T! F, }' q" w2 |! T5 H O; |3 {
武汉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父母赡养、个人亚健康状况、保险保障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对于来自中小城市工薪家庭及农村家庭的人而言,上述压力尤为明显。1 Z2 L2 p% z* X7 B) a5 [8 h
( ~3 k% J# s9 U" J0 A: ^
残酷的生态直接对应危险的表征。《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问题的样本分析表明:14%的受访者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的程小龙向北京联大、对外经贸、北京中医大和北京化工大的“80后”学生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1/3被访者承认“产生过自杀念头”。在大城市的“80后”白领,因压力考虑过自杀的,北京占到12%,上海23%,深圳10%,广州8%。《中国日报》认为,自杀已成为这一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上海的一份医学研究报告则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80后’白领占到总人数的70%。”* P2 }0 P! I5 H1 y T2 n4 R
# Z( G& e, C* f' u4 q. D8 T1980至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是坐过父辈“28式”单车上学的最后一代;是将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当作童年奢侈的最后一代;是狂吃干脆面,集齐“小浣熊”贴画儿的最后一代;是看着“葫芦娃”、“圣斗士”、“七龙珠”直至“灌篮高手”长大的最后一代;是迷恋随身听和成摞的港台歌曲磁带,墙上贴满“四大天王”、“小虎队”海报的最后一代;是拉过蛔虫,背过“五讲四美”,白天学赖宁、晚上偷打“魂斗罗”和“超级玛丽”的最后一代。
; J! }9 u: u6 v" x. J9 O! v
0 B7 V5 I1 [; |0 N, D从历史的维度看,1980年代甚嚣尘上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80后”们仅仅赶上了一点末梢,如同浮光掠影;1990年代兴起的重商主义大潮,他们成为当仁不让的被动受洗群体;而2000年代产生的撕扯碰撞、颠覆疯狂、时艰劫难,他们则是必然的承受者、担当者,抑或逃避者、牺牲者。
- [4 ` y4 k$ G% S, P) `# ^. ?4 h6 B/ Z9 U* F
告别浪漫8 }2 K3 @* t0 o& d" X+ W T
0 j3 F7 p1 Z* u3 C% n. {' _2 _5 k1 |我那时动机很简单,就是想让那些所谓从事教育的大人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一个状态。但后来发现其实他们根本不会倾听我们的真实想法。他们基本上是与孩子的生活脱节的。: [; |6 m2 W7 Z! p( Q) m- t
& ?+ l+ Z( n( a4 D5 \9 i……
3 A: Y6 \. f" ]8 j9 v- q
, e5 l f0 V. {我很难概括自己的个性。我对那些模式化的人格尤为反感,我只是按我喜欢的做而已。我不愿随大流,我是写不出那种“啊,我们光荣的大桥”一类的东西的。9 @( `- C. K3 `0 N! ]1 h' W
% D/ L0 ~5 v( N
——韩寒于2000年5 U0 H6 k- k% j
% n. H/ V8 U" y" P; {
有人会指责我,你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去写一些实质性内容?那些人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很多社会黑幕吗?但我觉得他很笨,因为连他都知道不能碰,我还会傻到去碰吗?……有一些东西不能写,你就不要去写它,因为你写它没有意义,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7 Y8 m% P% \1 O' b- L* k
) l9 D# {* x4 i4 }" V8 R( ]- T; y4 X
……' w; I, {" v6 l" I5 @$ f
6 @' F0 h# n/ }: f: \3 m; c0 x9 n' l( a我想要一个和谐的人生。, N% {# z5 C3 H$ L2 y6 k0 M
: E# ^6 E n+ |* l5 X——韩寒于2010年
9 b d9 J- a ], y ]
, `$ o: t( p+ k) \" d* r8 @“80后”这一名词首先诞生在文学圈。1982年生的恭小兵,初中文化,16岁进监狱,20岁开始接触互联网,22岁在台湾出版繁体单行本小说《我曾深深爱过谁》。就是他将出生在19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定义为“80后”文人。当然,他始料不及的是,“80后”迅速演化成一个社会人口学概念,被广泛采用。
5 L4 n% Y: _& a; T( n, C# ^0 v7 B9 W2 I( a- e- k1 m
民间、媒体和学术界,一度给“80后”狭义地贴上“家境殷实”、“独生子女”、“自私叛逆”、“娇生惯养”等标签。事实上,根据南京大学的一项统计,“80后”一代城市独生子女不足1/3,农村不到10%,综合起来,全国近2亿“80后”,独生子女不到20%。而1980年至1985年出生的“80后”,直到上高中以前,绝大多数人的家境尚不富裕,农村更有相当的贫困现象;1985后出生的,则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发达地区涌现出一批“富二代”。因此,“80后”普遍对舆论臆想的“标签”表现出不屑,因为“那根本是不负责任的无稽之谈”。他们自身又总结、细分出“85前”和“85后”两代人,前者承袭1970年代,属过渡族群;后者紧接1990年代,较多地体现了媒介认为的众多“特征”。
9 N% ?6 u' y9 k7 f* p# U+ ~; O, S) U( ?/ F# t t/ L
由于长期不能掌控话语权,加之成长年代的变幻万端,“80后”长期遭受怀疑、指责甚至批判。他们被称作是“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最没有责任心的一代”。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映芳教授慨叹道: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被政治社会化的担当者普遍视为问题,受到非难。! K6 G; c" b1 j2 I: D) t1 ?. u; p
5 d9 P5 h* l' S5 K4 z. [, {6 a. a一个转机出现在一场作文比赛。1999年,一场名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活动从上海蔓延至全国,吸引了大批“80后”学生参与。这项完全冲破传统教育藩篱、无异于离经叛道的活动,第一次让“80后”找到发表言论、构建话语体系的契机,也让前辈们开始真正见识到,他们心中“啥也不是”的新青年,究竟有着怎样的思索。
3 m+ \3 X" Z# Z1 w6 O' \" e
6 E2 m$ w e! p& Z' G* r; f韩寒、郭敬明等“80后,正是从“新概念”走出来。他们的伯乐、“新概念”创始人、《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总结:韩寒之所以能有所成就,被相当一部分同龄人视作“领袖”,根结还是在于这代人自身存在矛盾与纠结。赵长天说,自己曾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问“80后”的代表:“你们这么喜欢韩寒,是希望自己成为韩寒吗?”彼时,韩寒的言论被主流视作异类,而其“退学”行为亦被中学老师和家长所唾弃。孩子们这样回答:“我们赞成韩寒,但不敢模仿,也不愿模仿。”赵长天一直觉得,“80后”并没有那么叛逆,否则,韩寒就不会如此扎眼。在现实面前,他们更容易妥协,妥协于升学,妥协于就业,妥协于房价,甚至妥协于社会。即便是韩寒,今天的他也知道必须要掌握好“尺度”,不越雷池。
: N' R& D; ^5 t$ f; ]
5 u% s* v* V" a' x/ E+ L' x1 U2 I不止一次地赞美过他们的赵长天,着实喜欢这群孩子。10年来,借文学这面镜子,他走近过无数“80后”的内心,并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他甚至拿“80后”与自己这群“50后”比较:“谁没有叛逆过?谁没有狂热过?当年,我们说不考大学就不考了,不要上海户口,坐上去新疆的火车,我们想着要去建设边疆了!这对父母来说,是多大的叛逆和狂热。”
& \4 g7 u4 Y. X1 f! T' `9 I1 G+ B6 n& O: ]3 F. t- c. w% C; |8 J
赵长天觉得,“80后”是有带着时代烙印的种种个性,“这再正常不过”,但更多的,他们还是具有“青年”的一些共性。这一代人体现出的理性与稳健,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父辈、祖辈。“50后是红卫兵的主力,60后普遍经历过上山下乡,70后大玩地下摇滚、行为艺术,后来是出国热、下海潮;80后轰轰烈烈的竟然那样稀少!”
% d" S" e, _; v8 I! P
( O p T$ Q5 l+ u% I从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经历最具爆炸性变革的青年一代,“只有五四时期和当下”。前者是出来个“德先生”、“赛先生”,后者则透过互联网,到达了全世界。“正因为身处变革漩涡,才会有更大的压力,才会更加趋向现实,屈服现实,无法浪漫。”: o. }& {' @% C) `
+ `9 i8 H# Q" T$ c8 b
这位与文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作家,最后发出一声叹息:浪漫也是需要土壤的。“80后”的时代,这种土壤已经消失了。9 j( v4 E* ?- L: W; l9 `" z2 Q
覀覀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