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6|回复: 0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2-4-2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3 编辑 + N2 x. c" M  I
8 @% j: ^4 }6 T8 I. h6 ]
+++
/ e3 C, s3 u6 t在同一片蓝天下,有许多的隐性“孤儿”,也就是父母都健在的心灵孤儿。心灵孤儿是指孩子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简单地说,心灵孤儿就是由于父母忽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逐渐形成了“孤独心理”。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里,如果他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心灵孤儿”也由此出现。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节衣缩食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把孩子逼进书房题海;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忽视了孩子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有的父母为了工作事业,无暇顾及孩子,选择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渐渐地,孩子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世界。" d1 N$ G* K5 s# L
2 w; Z! u5 h/ v3 H0 P

- f) p# O4 t3 o+ O# T  妈妈的情绪、个性影响孩子的心灵健康
' T  F& r+ x% n# h  我们毫不怀疑,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妈妈的出发点也都是为孩子好,但是,妈妈的做法却未必正确,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心灵的健康。
1 g/ q+ N& D( _3 j% m3 a, [

9 N+ [5 n: d2 X, ^; x+ Q+ J
1 M5 `( Y) E  S6 \2 }% K  q6 y6 r  愤怒的妈妈:孩子不是夫妻间的夹心饼干8 I/ {8 r$ v2 `- C7 n1 E* r
  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行为都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恐惧和不安,从而造成心灵上的孤单和不安全感。) j/ n; i  t) [$ o
  场景:爸妈的吵架让豆豆感觉恐惧# x" l9 y$ s$ J+ c8 i3 ?7 d. {
  晚上,豆豆的爸爸妈妈为了一点小事争执起来,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摔东西的程度。豆豆恐惧地看着爸爸妈妈,小声说:“爸爸妈妈别吵了,我怕。”妈妈一把拉过豆豆说:“你看你爸爸,还对着我们摔东西,他压根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以后你也别理他,我们走。”边说边拉着豆豆往外走,爸爸在后面更加生气地大吼:“你发神经就发神经,还拉着孩子一起,真是不讲理。”
+ _7 [5 A* q2 C) m" S, `

6 N: k7 T. b" K; D- l6 {! \
3 N9 v0 w/ n" _- I  点评
5 a' X! i3 I# g5 \2 l3 z9 j
  上面的场景,相信很多家庭里都发生过。当夫妻间产生了不愉快的时候,心有怨气的妈妈喜欢对孩子说:“你爸爸这个人从来不管家,你还这么黏他做什么?他回家就只会吃饭睡觉,给你做过饭没?洗过衣服没?都只有妈妈一个人为你忙。”父母在口不择言、争锋相对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还不能理解成人的世界,但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行为都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恐惧和不安,产生被遗弃感,造成心灵上的孤单和不安全感。
1 M0 [1 g, _( g4 ~3 J: L, O; j& o  常见的“夹心”类型
  D) R' _" ^5 _0 Y

7 l6 [0 x' ^% K  ?& O  夹心一:孩子不是出气筒6 d0 E: C3 Z- _! k
  有的父母吵架过后,一腔怒气无法发泄,孩子就成了出气筒,看孩子做什么都不顺眼,然后开始呵斥教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跟你爸一个样。”“坐那别动,跑来跑去的吵死了,你没看见我正烦着。”无辜的孩子成了父母吵架下的“炮灰”。夫妻双方把埋怨和愤怒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的孩子往往容易紧张不安,他们不幸处于父母矛盾的漩涡中,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最终会用自闭来躲避父母之间的纷争,因为那个还不成熟的心灵,那个需要父母温暖和安全感的心灵,无法承载成人世界的烦恼和争执。( Q& _+ ^( A* E- r) m
  夹心二:孩子不是情绪垃圾桶- \, K9 ~( r, z5 n$ U* a
  有的妈妈与丈夫产生了矛盾,就把孩子当“倾吐”的对象,对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絮絮叨叨地说着“你爸爸如何如何不好”,甚至唆使孩子“站在自己一边”,去和父亲较劲。幼小的孩子很难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面对妈妈的“控诉”,他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天真地以为爸爸是个坏爸爸,妈妈将负面情绪和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却忘了孩子无力承担。8 w$ q4 O5 l7 t, q: L1 f
  教养建议:不要当着孩子吵架! G- o* N, q1 V
  夫妻之间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更不要把孩子夹在两人的矛盾中,你拉一把他推一把的。孩子的爱不是一盆水,倒给了爸爸,妈妈便没有了。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带着对父母同样美好的爱去长大成人吧!不管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请用宽容和理智,给孩子留下这份人世间亲情的美好,那将是他一生最温暖、宝贵的财富。1 z- [: g( m* T2 ~8 D# {& B9 S
  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孩子,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还压让他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成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别让孩子成了你们吵架下的牺牲品。
) W$ F$ K" Q3 Q/ h  Q' G% T
- J2 l5 d% {0 i; W" K

4 |  K9 `" _" U. |9 ~& k# f8 |6 v( b! Q$ n* O
  强势的妈妈:孩子不是你的下属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 N2 z0 `- A# Z& h, i# y" Q  不顾虑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往往是在摧毁孩子的自信6 I- [6 x# S; w* t$ F/ O, R
  场景:强势的妈妈不给心心做主的机会
0 o8 P9 D( X) L) u; `- A  妈妈陪着心心堆积木,心心拿起一个圆的积木放在下面,然后想在上面再放一个,却总是掉下来,一边的妈妈忍不住说:“你应该把方形的放在下面,圆的放在下面怎么可能成功,重来。”心心固执地说:“我想把圆的放下面。”“你知道什么,听妈妈的没错,来。”妈妈边说边把方形的积木放到心心手里,心心却满脸不高兴。# q6 V# `# z! F) A# `9 y/ l) C, U
  点评
  ]. b1 @& g; P' v; `
  强势的妈妈经常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强硬地、粗鲁地、不知不觉地转嫁给孩子。她们常说的是“你应该这样做”,而不是“你希望怎样做”。强势的妈妈大多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然而一味的要求,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而强势的妈妈很难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且会常常觉得自己不合妈妈的意,无法肯定自己。而一旦离开妈妈,他又会底气不足,或者非常没有主见。上文中的妈妈,如果说:“你觉得换成把方形先放在下面怎么样?”或者“你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效果一定不一样。$ I8 a2 U1 Q5 M

# x" {4 [) V" l' M" \( \8 A: F* f/ x$ T! B) W' B

+ Y6 W( E' o: ]% M" ?. U- N, v7 f  常见的强势妈妈类型
* p/ n. a$ @* @# h+ E8 ?$ _0 C
  强势妈妈一:女强人妈妈把工作角色带入育儿1 `& k, x" P. H0 c- @* K
  有一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上非常成功,同时,她希望孩子也做到最好,因此,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会遭到指责。工作的成功,很容易让妈妈觉得,自己一定是正确的,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不给孩子思考的权利和机会,习惯了如上司般的发指令。长此以往,造成和孩子间沟通困难,导致孩子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妈妈,妈妈不能掌握孩子的真实感受,还盲目地认为自己给孩子的都是正确的,孩子很幸福。
, g1 M( X" l( w( E! u  强势妈妈二:急于实现自我价值
0 d& w! E2 |, Z4 \( T  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母亲在家庭中一种急于自我实现价值的表现。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很多母亲把培养孩子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特别是全职妈妈,因为失去工作方面的“自我肯定”,她们常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其孩子身上,孩子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孩子失败是她们的失败。所以,很多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其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没有自我。3 k# ~! y1 ~2 d2 z/ f4 t: V" U7 q
  r% u$ D+ [; f- F0 I4 t& _7 r+ T( M' u
& u6 P$ m: F3 _8 R7 C
  教养建议一: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J+ x: Q5 p; k$ {/ {5 d- i6 H. E' [
  妈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以及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特别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时,他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作为母亲,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我决定,你服从”。妈妈都疼爱孩子,但是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又容易仗着自己的家长权威,毫无顾忌地强硬要求或训斥孩子。有一位母亲,仅仅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当着餐馆众多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从那个孩子委屈的眼泪中,能感受到他心里所受到的伤害。这位妈妈肯定也是爱孩子的,训斥孩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她行为的结果却与她初衷背道而驰。4 V* i6 [6 N, k! H1 Y9 E
  教养建议二:学会尊重孩子( r+ ^0 n  s& j) i6 h
  要学会尊重孩子,以下一些做法可以帮到你: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不要用家长权威压制孩子,而是提出具体办法;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尊重孩子意见;多说“你自己决定”;常与孩子交谈;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让孩子有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
! x, ~' ?: O# c. Y5 I5 a' {; S
  }6 T& {/ i( _8 a
" X! H5 ]. z- ~0 s#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5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