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3 编辑 - k) e" L) g2 o1 D8 F
, c" U- |- P: C' v
﹥﹥﹥
" ]3 D0 f4 `1 N$ m/ P4 o& q 9 Q/ U v9 n! a" b
冷与热对身体都是一种温度刺激,能引起心脏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等的改变,而起到消炎、止痛、保暖、降温等作用。
2 @8 |* E+ W9 T9 m# G ' y+ @5 c7 ?, |7 Q9 i
一、冷敷的功效 ; o: Z9 Y4 A+ h7 W9 d+ ]' P
止血 冷敷时能使皮下血管收缩,故可用冷敷止血。4 h6 D3 t2 Y! ?" ?4 E5 K
最常用的如鼻出血时用冷水拍洗,或用毛巾蘸冷水放额及鼻梁处,均有止血作用。
3 z. _" g9 ]' s: A1 r$ ^+ m& X, ^ 止痛 局部冷敷能抑制组织细胞及神经末梢的活动而减轻疼痛,还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末梢的压力,亦有止痛作用。
K9 V( t9 ]/ u p4 v5 |# o- z: \但冷敷时间不可过长,每3—4小时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 q7 P# p2 @8 S! ]- T2 ~: l+ I 消肿 若扭伤或挫伤后,立即施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而阻止血液流入周围组织,待冷敷停止后,血液恢复正常时,受伤部分的机体已经进行了修补和凝血,因此能减轻局部发青肿胀。二三天后为了加速出血的吸收可改为热敷。
& f* n. }6 V- v) b/ [9 @ 防止发炎、化脓及感染扩散 因寒冷可减少局部血流,所以能制止感染的进展与散播,冷敷又有削弱细菌与组织活动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发炎。
' x9 J$ K7 c# }8 w% x$ R3 H5 R* W 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敷时应经常察看皮肤的颜色,若肤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瘀积,必须立即停止冷敷,否则将妨碍营养与氧的供应,减低细胞的抵抗能力,严重时能引起组织坏死。 # `; `6 O; t3 Z# R
8 Q' ^" _3 g+ S+ t) M9 H6 M
4 k7 L+ t+ \; z1 H/ `( {2 T
. Z4 d( P* g; v* C
- K; V. a% S3 n) d二、热敷的功效
7 |9 c2 E+ z* @5 g消散炎症,促进化脓 温热能使局部充血,增进血液循环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 D( R. C' R) L% Q# d9 L! [% b- R y$ j/ ~因此,有促进炎症吸收(消炎退肿)、促进化脓等作用,如脓肿疖疮在未化脓时有淋巴腺炎等都适宜做热敷。 6 u2 q* p, I& |. P
止痛 关节痛或因受寒、胀气而引起的腹痛等用热敷有良效。
7 k. W4 w a- l( V1 y2 L 保暖 老年人或重病人,血液循环不良或体温降到36℃以下时,可采用热敷保暖。
0 G& `, w0 E0 `4 ] 须注意:急性阑尾炎及牙齿病的感染化脓等忌做热敷。
7 L, y5 s, e% o: ?( z
6 c o' [/ I9 G
; ~3 N) q; o8 k, b
3 u- {# K, m/ ?3 b& t, m: S9 Y& E( A, V" {
冷敷及热敷疗法 6 t- c, s" f8 v
M% q* T2 U5 V \! T, b ) b- n* X+ j1 Z: h
冷敷疗法
6 x% ^; C& {; d3 X# z" r& X6 Q2 A8 ~' m' D 冷敷可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细胞的感觉功能,减轻疼痛,具有降温、止血、止痛,防止继发感染和血肿增大等作用。
5 W! C0 ^/ o$ Z" g+ k- w0 R
1 A0 `6 `- \: b' X
1 W4 L3 ]3 X( ]' ]6 Q
1 q% |! q' Z& [- A! L# ~) x
3 w( i" ]* ~ _5 @# H冷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3 [ Q3 T2 K7 E4 H/ Q+ i4 H2 k
(1)冰袋敷法:这是一种干冷敷法,在有冰的条件下冷敷特别有效,在橡胶制成的冰袋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冷水),将袋平放于桌上,使袋口提高,用手轻压袋身,排出袋内气体、然后扎紧袋口,擦干表面的水,套上布套子,放在额部、腹股沟和腋下等处即可。冷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2)湿冷敷法:用盆盛冷水(冬季可放人冰块,夏季最好用新取来的井水),盆里泡两块小毛巾或纱布,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1 U1 y6 L7 ~- n% z u5 k
适应症 20℃~30℃的水用于一度烫伤、电光性眼炎效果较好。还适用于鼻出血、软组织钝挫伤、关节扭伤早期和颅脑损伤、脑溢血、煤气中毒、高热头痛等病症。 9 g0 |" d4 p8 I7 Y- M0 S3 ~$ X" H; Z
* T" R- H1 Z; G' Q
2 I! A9 P' _0 b+ ~/ L, s# {1 T6 J ! {; t/ Z2 ?4 S# ~" s* U* M+ D
冷敷小贴士: 0 d7 W- x# \0 D& J
-对于急性创伤或亚急性损伤,在受伤后的三天之内,只能对伤口进行冷处理。 * G8 {! i3 x+ b5 `# J k2 r+ H/ M
-治疗时间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治疗范围的大小,治疗方式的不同,和个体差异。
+ D1 U5 d# n/ D! t, s4 O例如,一个偏瘦的人会需要较短的治疗时间,因为冷处理并不需要穿透人体组织肌肉来降低体内温度。 -对于急性损伤,使用冷处理的最短时间是10--20分钟。
) S& M' P' s% s! m6 K很多人会选择持续冷敷一个小时或者更长。也有人会选择在受伤后的4--72个小时中每隔数小时重复冷敷。 % m/ f" G# C; b" F& a. ?
-为了减少运动后肌肉酸痛,建议运动10--20分钟之后对皮肤进行冷敷。
$ ] P9 U/ T/ V3 j6 N -对于慢性不适,例如感冒,也可以选择最短10分钟的重复冷处理。 . T8 u' A. d7 N
-如果你是发低烧、对冰过敏或者你会经常感到冷,那么建议在做冷处理时在冷敷包上搭上毛巾。 # W9 j2 }# r/ c# [# I# v
! z. i, ~' ^8 K- ?, P4 ?
3 b+ P3 T; W0 l% Y! B: E4 B
% a# f+ k9 G# e0 `- r4 s6 v# z 3 O) T$ F) v V4 A* y2 k
( ^, Q# n. q, W1 i& l2 Q
' d& n; J2 W, S
热敷疗法 : v2 }* z8 d4 s* h( `, J
热敷可使体表温度升高,皮下组织舒展,痉挛的毛细血管松弛、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促进病变部位组织活血、化淤、生肌、消炎、消肿、止痛及瘢痕组织软化等。 ! {# l" n2 |5 X' M3 R a" x
& \0 l; F- x% o* s% T; m' u& A6 e
( }0 m: J9 S: I& ~7 Q. ^% V
' ~6 r* m# G- x+ N
热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 ^8 i. v+ D5 X7 M% i (1)热水袋法:属于干热敷法的一种。首先检查热水袋有无漏气,然后将热水(最好60℃~70℃)装至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擦干袋外面的水,装入布套内或用布包好待用。一般情况下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暖壶(用毛巾包好)热敷,也可用炒热的食盐或米装入布袋来代替。
3 ]; K, @$ n/ k% X! l: h (2)湿热敷法:敷布可用纱布或毛巾做成。先把敷布浸在热水盆内,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敷布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换1次敷布。敷布要准备两块,更换时须观察皮肤颜色。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此疗法对急腹症诊断不明,面部三角区感染,各种脏器内出血,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禁忌。 i* N/ Y+ x+ w7 H c) h2 ^3 U7 O
适应症 慢性胃肠道疾病、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没有排脓的疖肿、淋巴结炎、眼部的麦粒肿、牙痛、咽喉炎、气管炎、关节炎和小便不利等病症。 7 f5 T$ T! s8 ?8 Q5 y
& Q( T' f5 I; k; {9 M$ q
热敷小贴士:
9 H w: f: {9 ]* X -最佳的热敷时间,应该在15—20分钟之间。因为热敷的热量最少需要15分钟才能进入人体组织,发挥治疗作用。
) u5 M7 _/ V% E6 D -热敷法可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其中湿热敷的热穿透力更强,对于减轻颈部软组织充血、解除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等有显著作用。 1 \: S2 e1 S1 Y
-不要试图用温度过高的热敷袋来麻木皮肤,减轻疼痛。长此以往会降低皮肤对外界的敏感度。
& @$ I, r6 T4 a3 T2 A7 Y & V( W6 D: r' H8 o& P6 }" ~
0 }& k! t. _4 H L.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