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 t m! Y# x( P
( Z d2 h, K* ]: O1 V. M
6毛车费引板砖相向 大学生砖拍公交司机后脑( @2 {- \/ C$ r4 @
1 N2 n/ o4 O8 w: h. \大学生竟因六毛钱车费,砖拍公交司机后脑。司机称打人者曾叫嚷:“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宁波2名大学生在公交车到达终点后拒绝下车,按规定坐回头车需重新刷卡,但2人未再次买票。司机提醒2人买票时,引发双方口角。争吵中,其中一名男子动手殴打,下车后用砖头砸司机后脑。, ` q5 e2 z S. P6 q s! c
0 c5 y: w3 i. h3 f) B
这句刺耳的叫嚷勾起了公众对于“我爸是李刚”的记忆,也有部分公众认为,这件事应完全归罪于年轻无知,说不定还有自卑心理在作怪。4 z8 N. z7 w- {5 F+ r0 w
8 L9 N6 l0 q, N" |# t) q遗憾; C/ v& x( a2 X
9 q+ n9 _- y/ E“我爸是李刚”的翻版6 Q6 W) q6 a, U2 d4 O! }6 `2 _
' b2 s: G$ G' t- r1 Y' j5 g7 Q) ~
这件事可谓是“我爸是李刚”事件与药家鑫事件的复合版本。幸运的是,砸人的大学生没有造成人命案,还给自己保留了反思、纠正错误的机会。打人还叫嚣着“我爸有的是钱”,是不是在表达:有钱就是万能的,有钱能摆平一切;老子有钱儿子就高人一等;有钱打了你又怎么样,大不了赔钱……自己没刷卡反而动手打人,可以说是一时的冲动,但冲动的背后是文明素养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写照。4 @; |, N$ @+ f2 I D1 H
& e n( F. A( c" R2 `9 v R9 U因果相联,“我爸有的是钱”的叫嚣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分不开:当今,资本的强势、有钱人的炫富与在社会公益面前的横行、少数官员的腐败乃至司法时有不公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钱可通神,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上也才有了孩子把当贪官当作了自己的理想。最后,孩子之所以叫嚣“我爸有的是钱”,与家庭教育不足是分不开的。富裕之后,还得学会正确对待财富。要说的是,请别让钱把孩子给害了。, X& e; Q9 P' a6 C0 @
析因5 I1 r) U; `# ^) G! T( O
父母溺爱造成的
9 e9 N. W9 b: M# c在大学生屡屡闯祸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部分大学生自私、任性、暴戾、偏激、急躁等性格。这些怪异性格的形成,虽然有教育的缺失,更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造成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是百依百顺,孩子能想到的,父母也想到了,孩子没有想到的,父母还想到了,使孩子长期生活在真空中,没有学会独立生活、没有学会和别人相处、没有学会处置突发事件。孩子上大学后,由于父母不能陪伴,有时就连得到父母的一句问候也成奢望,更别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生活的不顺,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心中的怨恨与日俱增,就像火山一样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爆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i! ]1 V7 P+ B1 m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现在谈溺爱虽然为时已晚,但毕竟对现在的父母还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溺爱不是爱,而是害。要避免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发生,除了家庭进行正确的引导外,学校有必要专门开设心理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李方向)
0 y0 B1 q. G s( v1 R! I时代的浮躁综合征5 ]" d' M! G* ^- ^! u9 ~1 `
不知曾几何时,宽容精神却与我们渐行渐远,很多人变得冲动和浮躁,自私和狭隘,遇事不能正视自己,更不会善待他人——“浮躁综合征”的群体性蔓延,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升级”的根本。如是传统价值和美德品质的沦落,表象因素是现代人的情感交流冷漠,而真正的根源则是传统人情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即公民社会转型的必然性阵痛。我们渐渐抛弃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但应有的公民素质和公民理性的成长却极其缓慢,“浮躁综合征”所对应的不是道德风气的沦落,而是公民契约理性力量薄弱导致的社会纽带断裂,同时也反衬出社会结构危机和阶层固化的某种征兆。3 ]6 @0 \2 h2 w; M
“浮躁综合征”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时代命题,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与社会多领域,包含着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双层面的系统工程,泛泛地进行道德建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出台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公共政策,才能真正破除这种转型阵痛,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成熟。
. g) |+ N Q) G: A; I/ P观察. @9 m& j' j% T: c
完全是冲动无知
- z' ^8 Y6 F9 u0 K" F- G- O/ C因六毛钱车费对公交车司机拍板砖,并叫嚣“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这位大学生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每一个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都禁不住要问,这位大学生到底怎么啦?在人们心目中,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文化、懂礼貌的人,若不是媒体报道了,真无法把大学生与欠“六毛钱公交车费”、对公交司机拍“板砖”和叫嚣“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联起来,或者听者根本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9 d3 F2 |6 ]; n7 R2 P( v4 k有人或许感叹“90后”堕落了,有人或许觉得这教育失败。这些说法貌似有道理,但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号错脉看错病了。其实,这一“板砖”只是打出这位大学生的“年轻无知”而已,没有别的。
9 I$ o. l) ?- M4 l0 g首先,这位大学生是“大一新生”,换言之,刚迈进大学门槛不久,还没有经过大学教育的深度塑造,身上充满稚气,缺乏包容、理性和知性,一时做出极端的事来,年轻无知多于其他。
1 x+ E( m1 U$ B8 Z, S7 R7 ]其次,这位大学生的同伴说了一句比较能对上“常人心理”的话——“司机催他们补车费,他们觉得没面子”。这传递出这位大学生年轻气盛和好强斗胜的“戾气”。$ r9 i l4 I+ b5 Y q# ^' N5 n V
不管怎么样,都说明同一个问题,年轻人鲁莽无知。有一首歌叫“冲动的惩罚”,用在这位大学生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这一板砖,换来七天治安拘留,赔付3600元医药费以及承担网民的口水和道德谴责。原本非常简单的六毛钱的事,弄得这么严重和复杂,给他人带来了极大伤害,也牵动了社会的神经,是一个教训。这个教训不仅是这位大学生的,也是社会上缺乏包容和理性的公民的,还是年轻人的家长的。
' O; j: i0 Y; M+ U( o# V% g不必上纲上线
8 L% i6 U1 Q# \8 [. K* n( d, R5 P; |这本来或是一起并不复杂的冲突事件,一方是大一的学生,一方是公交司机,冲突因为买票而引发。但是这事件却因为一句“打的就是你,我爸有的是钱”而迅速传播,并引来不小的关注。由此,一起简单的冲突事件,立即上升到了“我爸有的是钱”的社会高度,其指向也不再是冲突本身,而是“有的是钱”背后的深邃。$ G8 C1 v( U2 ^2 t8 D0 M' U( I. |
从新闻中容易看出,对整个冲突事件的描述,侧重点就放在了“我爸有的是钱”身上,刻意突出“我爸有的是钱”的符号性。但是,“我爸有的是钱”不等于“我爸是李刚”。在这起事件中,“有钱”的色彩其实并不突出,在法律面前,“有钱”的魔力也未能展现,当事人一样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具体到当时的情景中,喊出“我爸有的是钱”,也不代表所有的富二代都是纨绔子弟,狂妄自大,有恃无恐。
( {% B# Q4 K; w% C* s2 W换言之,“我爸有的钱”恐怕只是个例,不宜上纲上线符号化,在法律面前,纵然有钱也得依法办事,“70码”不会重演。与之相比,真正可怕的倒是权力的影响,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权力约束乏力,这也是“李刚事件”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的重要原因。“我爸是李刚”也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符号,被赋予了多重意义,被讽刺、调侃,恰像一面镜子,折射几多问题,以至于很容易就能再激荡民意的涟漪。“我爸有的是钱”性质不同于“我爸是李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将一件本简单的冲突符号化,通过“我爸有的是钱”上纲上线,反倒走上了歧路。
. I( j$ N F, @■提醒
, x7 b. c" ^6 Z! ~% N自私冷漠催生行凶“激情”- Q! ^/ \8 F( w
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激情四射的群体,风华正茂的他们有着广阔的挥洒激情的空间,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中的一部分将激情转化成了暴戾,以至于一言不合便恶向胆边生,做出此类令人大惑不解的“激情行凶”事件?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7 \# O5 b ?) b! J药家鑫以及他的同学不是都在强调“农村人很难缠”吗?板砖砸向公交车司机后脑的宁波大学生不是说让他补交六毛钱车费“很没面子”吗?他们在行凶之前可曾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过一丝一毫?是他们骨子里透出来的自私冷漠催发出了他们不顾一切的行凶“激情”。那么,我们更该思考的是,如何消除这种人性之恶,代之以人性之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