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要:
1. 12月12日开始,较强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北方,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局地阵风超过10级。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合肥、武汉、南京、杭州等地最低气温预计跌到-5℃左右。而江浙沪的最高气温也有可能不超过0℃,构成全天都在冰点之下的冰日。
2. 亚欧大陆北部再次形成了寒潮挤压形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寒潮发生频率在降低,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总体也呈减少趋势。但气候变暖并没有限制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预估结果表明,未来极端寒潮仍然可能在东亚频繁出现。
3. 拜全球变暖所致,欧洲特别是乌克兰的冬日已经大幅后推了。在黑海向北吹来的暖湿气流影响下,乌克兰气温也明显偏高。原定11月下旬、12月初的初雪上冻就推迟了一个月,俄乌双方在雨水浸泡的堑壕里苦不堪言,而战局继续胶着。
4. 从12月下旬开始,乌东战场终于降到0℃之下,双方又可以大展身手了。这一段东亚寒潮频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欧洲偏暖,向东挤压西伯利亚冷气团。这也让“欧洲人被冻死了”“欧洲不会再援助乌克兰”等言论偃旗息鼓。欧盟又刚刚新通过了180亿欧元的援乌款,指望欧洲不援助乌克兰,基本不可能。
作者|唐驳虎 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11月末,一场“35年来最强”的初冬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川西和云南外的大部分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历史同期第一,对交通、部分地区设施农业等造成不利影响。

而从12月15日到20日,又一场强冷空气将影响包括云南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大风沙尘和雨雪天气,北方冻透南方冷透。
与11月末的寒潮相比,这次寒潮降温幅度不大(因为11月寒潮前是强偏暖,寒潮一到降温对比强烈)。但是在前期寒潮降温的偏冷基础上叠加冷上加冷,将让南方多个地区的最低气温或将接近甚至打破历史同期记录。

强寒潮
本月中旬,东亚将受到连续三股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的影响 ,分别始于12月9日、12日、16日。强度一次比一次强。
12月9日的冷空气比较弱,位置靠西,但也让新疆、西北、内蒙等地刮起沙尘,吹散了中东部平原地区的大雾。但这只能算是一个前奏。

12月12日开始,较强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北方, 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局地阵风超过10级,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扬沙或浮尘。
降温最剧烈的地方在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一带,两天的累计降幅普遍可达8~15℃,长春、哈尔滨最高气温都将降至-15℃左右。

两支“先遣队”南下试探,冷空气一西一东,分别给西北东北再降温;而 真正席卷全国的寒潮主力将在12月16日出发 。
它将在12月17日至20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倾泻而下,不仅会让北方气温再下一个台阶,降温影响还直冲云南、海南,甚至东南亚。

寒潮时间进程是14日主要影响新疆地区,15-16日东移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17日主要影响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
至12月16日20时,新疆、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和西部、江汉东部以及江淮西部等地区将先后降温6~8℃。

其中,新疆北疆、沿天山地区和东部、内蒙古中部、甘肃东部、宁夏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以上。
期间,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有4~6级西北风,阵风7~9级;12月16日早上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秦岭-淮河一带,并将继续向南方地区推进。

这个最低气温0℃线在18日将突破乌蒙山-南岭-武夷山一线,南压前推到云南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部。
预报17日夜18日晨福州接近0℃,广州南宁最低气温不到5℃(广州预报了3℃左右),甚至三亚也要降到15℃以下。

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合肥、武汉、南京、杭州等地最低气温预计跌到-5℃左右。而江浙沪的最高气温也有可能不超过0℃,构成全天都在冰点之下的冰日。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低温将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四川盆地受盆地庇护情况较好,但最低气温也接近乃至低于0℃。

值得注意的是,冷空气甚至会突破乌蒙山进入云南高原。“春城”昆明最低气温跌进0℃,还有可能会下雪。 这次寒潮南下很深,就连属于热带的西双版纳都要降到10℃以下,泰国北部的清迈最低10℃。

至于北方将迎来持续严寒天气,华北、西北东部一带最低零下10℃上下,最高也不会超过0℃。
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进入最低-20℃、最高不到-10℃的隆冬。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低于-40℃。

由于冷空气是连续三轮来袭,前两波冷空气南下提前吹走了暖湿气流,到16-18日寒潮主体抵达时,水汽极少。
暖湿气流的南支槽也不配合,所以雨雪整体较弱。

预计本次过程,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西部、山东半岛、河南中南部、苏皖中北部、湖北、贵州、川西高原等地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四川西南部、西藏东部、山东半岛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贵州西部等局地有冻雨。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9级。同时海上风力较大。15日至18日,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
其中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中东部和西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2级。

总之,预计星期天18日的凌晨到早晨是中东部地区最冷的时候。当时恰逢世界杯决赛,防寒保暖工作得搞好。

中长期预测
不是说暖冬吗?为什么今年一入冬就那么冷?还要继续冷?因为亚欧大陆北部再次形成了寒潮挤压形势。
强大的暖空气分别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暖脊)、勘察加半岛(鄂霍茨克海-阿拉斯加暖脊)突进,压缩加强了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并最终合力向南挤下来。

蒙古-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陆性极端气候明显,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北半球“冷极”奥伊米亚康(oymyakon)与芬兰瓦萨市基本一个纬度,前者冬天一月平均-44℃,后者平均-8℃,差别太大了。

12月12日早晨,奥伊米亚康最低气温降到了-61.8℃,这也是当地自2011年后首次出现-60℃以下酷寒。
巨大的冷源将随着西风带的波动,以泰山压顶之势倾泻而下,向东亚地区充分释放冷源——受西伯利亚寒潮影响,中国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区冬天最冷的,没有之一。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环流态势影响下,过去一个月北半球总体出现了西伯利亚、青藏高原与北美高纬度地区降雪总体偏多的状态,甚至刷新了积雪面积纪录。
这让12月整月偏冷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偏冷的强度也进一步增强。

在经历偏冷的12月上旬、更冷的12月中旬之后,目前预测12月下旬还会有寒潮南下,很可能出现整月一冷到底的情况。
但冷空气持续南下,也提前消耗冷源。很有可能像2020年末的“世纪寒潮”之后,长时间出现偏暖的现象——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及距平逐日变化。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12月的寒潮太猛,把1月2月冷源都提前消耗了,最后平均下来,反而是偏暖冬。而且是排名全国平均气温历史同期第八高的暖冬。
其实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寒潮发生频率的确在降低,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总体也呈减少趋势。

但是寒潮的强度并未降低,即气候变暖并没有限制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预估结果表明,未来极端寒潮仍然可能在东亚频繁出现。
极寒、极端高温、极端降水、极端干旱、极端对流风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上升,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得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未来在全球变暖影响下,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会明显增加。
人类需要积极适应与行动,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科学智慧来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对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

欧洲天气与乌克兰战争
有人关注地问,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和乌克兰的天气怎么样?只能说,对俄罗斯来说,不怎么样。天不助俄罗斯。
拜全球变暖所致,欧洲特别是乌克兰的冬日已经大幅后推了。 在保尔柯察金的时代,乌克兰秋雨季是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

结果今年那会(俄罗斯从赫尔松撤军)倒是晴天比较多。真正的泥泞雨季推迟了快一个月,下在了11月中旬到现在的12月中旬。
在黑海向北吹来一阵又一阵的暖湿气流影响下,乌克兰气温也明显偏高。像18日早晨预报,哈尔科夫、顿巴斯等乌东地区,气温是10~12℃!这比西双版纳还暖!堪比三亚!

这也导致按气候原定的11月下旬、12月初的初雪上冻根本就推迟了一个月。在这个延迟的秋雨季,俄乌双方在雨水浸泡的堑壕里苦不堪言,而战局继续凝固。
+ M% O2 n, k' O0 P9 k/ b1 ]3 Q# t3 O
6 Y) U- ^2 G/ I5 p' s(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