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Z4 h2 H7 Z U& t8 X- ~
" z/ V7 [* Z8 r# `
& y4 R3 s7 N: Z+ f5 o) |2 E$ ^9 }- C3 u- _3 p) ^
据报道,9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涉乌决议,要求俄方停止占领并撤出扎波罗热核电站等等。 据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理事会是由35个理事国组成,此次是以26票赞成、2票反对以及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这份涉乌决议,其中中俄两国投出了反对票,该决议中提出,俄军对该核电站的军事占领极大地增加了核事故的风险,这将危及乌克兰以及周边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的民众。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扎波罗热核电站在频繁遭到了攻击,引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重关切,俄乌双方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互相指责,联合国也多次介入,希望能够调停成功,IAEA负责人格罗西专门带队进行实地考察,格罗西表示,联合国建议将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划为“非军事区”的建议被俄方拒绝。 在8月29日,俄方对外公布消息,称乌军在当太使用美国的M777榴弹炮,在第聂伯河对岸的尼科波尔炮击了俄军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燃料储存库,从图片上来看,库房的屋顶被炸开一个大洞,背景就能够看到圆柱形的核反应堆本体,当时俄方控制住了局面,并未造成严重的核泄漏。 
在当天IAEA的14人代表团的被派往扎波罗热核电站检查,为了确保欧洲最大的核设施的安全保障,14人中大部分都来自中立国家,没有美国人与英国人,俄方认为当天的炮击,就是乌军为了干扰考察团;对此五角大楼也表示,不排除乌军炮击核电站的可能,是若是乌军成功炸毁该核电站,从军事上来说,一定会遏制俄军的进攻,但是也将造成十分严重的核灾难,影响整个欧洲。 在此之后,乌国防部曾公开表示,自己精准打击了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的俄军,摧毁了俄军武器准备,之后IAEA人员抵达时,表示俄方并没有把核电站变成“军事要塞”,也没有发现俄罗斯炮击核电站的证据,希望俄乌双方能够让核电站继续运行。 
但是乌克兰方面表示,在原子能机构代表团抵达之前,俄方部队从核电站撤走了“所有的军事装备”,泽连斯基更是公开发布视频,称这次行动是对国际原子能机构表达不满,称他们被俄方操控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乌克兰的种种行为,才最终导致扎波罗热核电站处于危险当中, 俄方现在已经占领了该核电站,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应该尊重这一事实,制定出一个保证该核电站正常运行的计划,而不是提出所谓的涉乌决议,在西方国家的指使下,将矛头对准俄罗斯,强行要求俄方撤军。 
( x! c( y0 z5 e% y
2 S( H, z2 h, ~
2 l6 J# n! p1 {# j& e* ~* d3 \; b! a( X6 `/ E. ^9 K! |) @0 M+ r# @3 }
对于此次决议,俄方驻IAEA代表强调,该决议最大的错误,就是其只字未提乌军对于该核电站设施的系统性炮击,俄方在声明中表示,这些炮击都是乌克兰实施的,并且得到了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地支持与庇护。 该核电站于上周末完全关闭,电力线路已经恢复,以确保核燃料棒与核废料的冷却,对于防止堆芯融毁至关重要,而如今的IAEA与大多数的国际机构一样,已经被美国霸权严重渗透,由于其盟友体系庞大,美国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票数优势。 
更重要的是,IAEA与安理会不同,不存在“一票否决权”,因此有很多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这次IAEA通过的决议,就是典型的反俄决议,其内容就是针对俄方的,但是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保持公平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若是成为某些国家的政治工具,也就失去了公信力。 2 [0 z' C0 l9 |! k( S
9 _& U+ O5 |2 x' `* U8 G& i( O. n
4 S; D+ ?, [ y) p8 L# ], a$ `$ z3 A/ a- Q4 p# |- U
9 t& Y1 F5 R* s: _, I( ?& S! T; v: x# {$ d. s
[责任编辑:吕凡 PN144]
* J1 ~# ]3 x1 m1 ~# i( E: |; P: A9 \
* q% O" N+ m& U( V5 E
/ Y' W# E* l( `0 @! M% y+ D: i: w% L: S. v$ X, N!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