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民国“渣男”何其多,不过这也许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碰撞的原因,才有了这么多“渣男”出现,不过,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国学大师,他一辈子只有一位妻子,一生专情,此情可感天动地,他就是,马一浮。
% G# j8 m% ]2 C; U

" p. j% ^7 P, L$ \ V
6 A3 ~5 }9 S. E1 F; b# w% {' o( w0 R# f7 a- F' E" G( M
马一浮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知县,母亲是大家闺秀,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马一浮从小便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他10多岁时,他的父亲专门请了一位当地名儒来教他学习,三年后,名儒离开了马家,据他自己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教马一浮的了,真乃神童也。
3 v5 S5 U) t$ n

9 F& ?; Z: }" g; j+ I, d7 o
+ S6 {$ s6 c" ^后来,马一浮参加县学考试,一举夺得第一名,这一次,马一浮算是年少有名,这也引来了父亲好友汤寿潜的注意,汤寿潜,当时著名的清流派代表人物,早年供职与清政府,之后不愿意与人同流合污,主动辞职回家,当他得知马一浮后,很是惊讶,随后他与马一浮的父亲商量,准备将自己的16岁女儿汤仪嫁给马一浮。
% E8 n& p% {8 ^, P: Q5 q
% N0 y7 g% i7 }
# e# y& G4 F( c: y/ Z, S$ l
马一浮的父亲表示同意,面对这一情况,马一浮并没有反对,与汤仪结婚后,马一浮非常珍惜这段婚姻,汤仪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两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过了一段时间后,马一浮前往上海学习,汤仪则是留在了家里,时间过得很快,三年后,汤仪因病去世了,马一浮悲痛至极,当时他才19岁,不过,为了表示自己亡妻的爱,他暗下决心,终生不娶。
没有了爱情的马一浮,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到了学术研究上,他在杭州期间,废寝忘食的专研佛,道,儒等传统文化,以至于,没多久的时间,马一浮就被称为“儒学大师”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
- l& H& Q) W, k
Q8 Y) p( c3 l: q5 W% L/ q% M* a C+ D
岳父汤寿潜看着女婿如此辛苦,也很心疼,一次,他特地将马一浮喊到家里吃饭,席间“你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老了也没人照顾,最好还是娶一位妻子才好,如果你不嫌弃,可以将我三女儿带走”面对岳父真诚的关心,马一浮选择了婉拒他说“我这一生唯汤仪一人”看马一浮如此坚持,汤寿潜也不再说什么。
1967年,84岁的马一浮去世,终此一生,他对亡妻始终如一,这或许正是他对于爱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