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7旬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会揭骗局:有人跪下喊爸妈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8-3-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写出5万字防骗日记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太乱,推销会往往以打亲情牌、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上当$ j/ i0 t6 b& \' k4 h4 w( F! ^
郑正一写的防骗日记。受访者供图
“器官衰老是正常现象,如果说70岁的人有30岁的心脏,那不可能,但卖保健品的却鼓吹能这样。”76岁的老人郑正一(化名)说道。
3 Q3 }# `% Q7 p) T5 Z  ^2 N去年1月,这名重庆老人“卧底”上百场保健品销售会,并写下5万多字的防骗日记,引发媒体关注。他回忆,这些推销会宣传有礼品赠送,发一些鸡蛋、挂面等吸引老年人参加,再以打亲情牌、鼓吹能治病、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购买。
- O: S4 Z) n) A2 j8 r3月8日,郑正一仍在卧底一场新的保健品讲座。他说卧底不会因为报道停止。“在重庆,这种讲座太多了,来的都说是北京的专家,老人们去哪里查?希望公安、工商等部门能管起来,发现一个查一个,打击这个乱象。” 5 r3 }- a/ W8 `2 u
“身边太多同龄人买过保健品被骗”) m  j% S" J' x
新京报:怎么想到去“卧底”,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
# p# e; V3 y! }% S. s+ E- `郑正一:我做这个不是为出名,70多岁的人还出什么名,就是想让老年人不要上当受骗。因为身边太多同龄人买过保健品被骗,想起来也是后悔,我就决定去(卧底)。 % J1 ^! B9 e. X5 `, u; {+ _6 X
我退伍后到某工厂当过工人,因为爱写文章,文笔好,还干过几年内刊特约记者,写写豆腐块文章,就想着把这些都记下来。
- B, f( O# X* X新京报:你身体怎么样?此前有接触过保健品吗?
* V0 L. \$ `. i郑正一:没有。我不吃保健品,我有自己的观念,认为器官衰老是正常的现象,是自然的发展。但有些老年人不懂得,他们认为70岁还应该像年轻人,有30岁的心脏,那怎么可能嘛!但卖保健品的就说,吃了我的就达得到,这种宣传自然有人信了。 , y5 j3 `1 q8 P+ ~& F# J
新京报:还记得第一次“卧底”的情形吗? 8 |6 T$ y! K4 J0 G" V# d' l
郑正一:去年1月7日,我第一次进入保健品推销会场,是根据他们之前发的宣传单报名去的。那个会场比较小,有30来人参会,他们许诺有小礼品,给老人发鸡蛋、挂面什么的,开了两个多小时,有几个人买。
1 o8 i* f$ U* N( F# {3 `' Y: f然后我写了第一篇日记,大概内容是:今天参加“洗脑”,我坚定是了解健康事宜的,绝不上当受骗。这是某某单位在推销保健品,说一千多块钱一盒的保健品,买的话返利两百元,还有各种返利,最后80元就能到手……这表明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 a$ j* E0 |/ z/ ^, }) y6 O
新京报:听讲座时,你一般都在干什么,现场做记录?
; v3 g' I4 J5 A$ S郑正一:随便拿张纸,记他们说什么,然后回家写日记整理。他们以为我在记保健知识,也不管这个。 4 z+ E" a- b  F
新京报:每天开完讲座都回去写防骗日记? - w* ^. e  Y' r4 x* z& H9 d
郑正一:从去年开始写的。我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你们都用电脑,我不行,得用稿纸写,家里有很多笔,写完需要修改、标注,我就用红笔勾上。 + U2 T# i1 p6 E  f& w& u, Q
还有哪一句是提醒我的,要标注。比如有个讲座是说中央老首长吃的保健品,我就用红笔质疑,然后打上问号又打个惊叹号。比如说北京301医院研究301牌胶囊,我当过兵打过仗,知道军队不可能参与地方医药销售,就标上质疑。
- A% g$ ~, ^% d+ v4 A“有推销员扑通跪下喊爸妈”% }+ s8 U6 ^* \+ I
新京报:参会、写日记,为什么能坚持一年多?
, N) w: i( H8 _5 }郑正一:不能叫坚持。他们喊我去开会,我参加过成了会员,有了第一次,他们会一直叫我。今天卖这个保健品,你没买,他们觉得这个对你不适合,会继续叫你,总有一个产品对你适合,那些娃儿就是这样想的。 3 v( |1 S( {3 Y
通过参会我晓得,参加的人少,大家都不买,他们就很恼火,参会人越多,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不买人家要买,有一百个人参会,有几个人买了也好。 / {. l. z9 a& ]2 h8 v; l
新京报:共参加了多少场保健品销售讲座?都是从哪里获知消息?
5 U3 U# k& ], Z- |  @4 U( _郑正一:基本上跑了100场,去年参加的比较多,因为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他们发了参会通知后,一般开会是7天,我今天报了名,开完明天继续。
) A- m/ U: Q& N: [- N/ A新京报:是否听进去?这么多场都没有被“洗脑”吗?
- T& @3 M& [3 n' d; ]& @老人卧底保健品销售写出5万字防骗日记 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太乱,推销会往往以打亲情牌、返利等招数,诱骗老人上当 ' m. t* o) q' ~
郑正一:听不进去。因为我是写文章的,常看新闻,也了解到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事,我本人也不相信不正规的保健品市场。
; s: l6 W- O5 c  P3 J5 N他们的保健品肯定是假的,我要买什么到正规药店去,治病去正规医院。洗脑这些,他们喊我“老爸”、喊我“祖宗”,我都不干。
2 v& k! q* e$ W  J% l+ P$ y; B
郑正一提供的一些保健品。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能否总结出一些行骗的套路?
2 ]% K$ h2 J" [) q% V9 d郑正一:招数多得很。最多的是打亲情牌,那些推销员最擅长这招,叔叔阿姨叫得很甜,有次参加讲座,进门就有人端茶递水,女推销员一开口就哭着说自己父母得了重病瘫痪,吃了他们的骨密粉,神奇康复还能顺利走路,连哭带推销,就有老人上当。如果这招不灵,还有人扑通跪下,喊大家“老爸老妈”。
( m/ S4 F4 D% [9 g! Q还有就是送免费小礼物,第一天参加领免费鸡蛋,第二天面条,第三天油,很多天下来就有人被套进去。这是他们的惯用手段,只要有免费礼品,老年人就会越聚越多。还有卖那个1960块的保健品,卖一个送价值上万元的礼品给你,说是德国进口什么的。   B8 b+ T$ e  Y" u8 v( j
我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讲座叫大家来开会,还让大家宣誓“我们要吃某某某胶囊”,他说“我是中间人,不是我要卖保健品,是你们要吃,宣誓要吃。”
+ u2 I6 B( N* O) n3 V# W: P“你不上当,别人也会上当”# o& w0 J: W& ?6 A% Y! h* [
新京报:从你的经历来看,老人容易被骗、买保健品出于什么心理? 5 X7 b' A9 v- z* a' o( Y
郑正一:有些人因为贪小便宜,听说开会发礼物就去了,一般都是发袋洗衣粉、三四个鸡蛋、两三块钱的粉条。洗脑过后让他们买,鼓吹能治高血压、癌症、糖尿病,这些都是患上终身有的,怎么可能彻底治好,但就是有人被洗脑。 , z3 O+ W3 K# ?* ?5 `
有些人确实身体不舒服要买。但那些是保健品,并不是治病的药品,拿回来看都写着“增强免疫力”,这很笼统嘛,通过合理膳食也能增强,吃鸡蛋、牛奶都能。去除包块、肿瘤、癌症,保健品怎么可能? " c2 ^" k9 L  k/ t
还有说“增强骨密度”。医生说不要随便补钙,膳食结构比较合理,吃好比吃药强得多。那些人不懂,就去买。
) j; Q+ [+ v; ~( F! h0 K新京报:你参加保健品销售过程中,有没有劝其他老人不要买?
- h: R2 e& E, P7 \( M郑正一:我不会劝。但我身边很好的朋友都是一块参会,我喊他们不能买,他们会听。
. y: C3 b3 D, v+ [1 `% {2 o但我小区有个朋友,经不住诱惑买了两份保健品,1980元一份。他说吃以后头发都会变黑,怎么可能变黑?心理作用嘛。
" i: x  v7 w8 Z8 n1 e我认为,学健康知识可以、发放礼品也可以,我来给你捧了场。但由于人多,有些就买了,对这些推销的来说,“你不上当,别人也会上当”。 & q8 U/ C4 n, x* L, V# [( J; R
新京报:您参加百场而没有被洗脑,有什么诀窍? 5 m( B6 n# J6 l: m1 l0 `; [
郑正一:他们洗脑一般都是保健康,保你多活到100岁、120岁。我不相信那些,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就行了。活一百岁,在床上躺着,有意思吗?
7 X# O0 M0 G$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不可能都活一百岁,人要健康,要长寿,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关键的是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想吃什么吃一点,不要贪多。我喜欢转公园、动物园,下午阳光灿烂时放风筝,这就ok了。我每天不超过10点必须睡,一觉可以睡到天亮。
! k) O9 I7 a4 K3 A* G7 @% q“不要听那些夸大其词的东西”
! v, N- A8 o7 B; ^# Q新京报:你“卧底”有引起怀疑吗?
* o0 s# D- ]4 p' A6 c郑正一:没有,我今天去这个会,明天去别的。即使认识了,我就是一老人,给人印象顶多是这人舍不得花钱。
$ Q( m: F9 E8 D, J% O新京报:家人怎么看这个事? ( I3 _' n4 U5 F, A+ ?
郑正一:我老伴不知道我卧底这事。我上午参加保健品活动,下午去广场放风筝,我有放风筝的喜好。我一个人的饭菜很方便,老伴包好饺子什么的放冰箱里,我想怎么吃都行。 5 h+ O7 ~5 I  k/ U% d0 C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把卧底日记和经历公布出来? " k- c& m. [: j0 `9 A
郑正一:确实因为良心。保健品市场我认为太混乱了,想把观察到的、看到的,通过媒体告知老年朋友,买药要到正规商店、药店,生病要去正规的医院,不要听那些夸大其词的东西。 5 ~. R! |5 U) m: E2 U7 `0 ^* K& y, o
我的初衷就是老人们不要上当,钱都是省出来的,不禁用,尤其没买到真正起治病作用的药品,我认为不成。 - j( d  n9 I$ i. g2 o4 E. e+ {
新京报:以后还会卧底或进行防骗宣传吗? ) E$ u) h: L1 t
郑正一:3月8日上午你给我打电话时,我说不方便,其实就在参加一个会。这个会说是一个北京健康产品医生,卖四百块一盒的保健品,说是可以预防不生病。很多人都交了,我没交。但我还是会去,我还要继续看他们的表演。 / `" l( r+ b% i! K( c2 t& b
你们是年轻人,这些会场进都进不去。所以我要进去,用亲身经历告诉老人们不要上当,不要随便掏腰包,这是我的初衷。
7 c/ i1 W# P1 D4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5-14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