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19:53 编辑
. p2 b* Y; V8 e- k! z' x1 {* K- `) F& ~6 @- K3 Y
ツツツ
' H1 |% k' ^2 Y中国三大基建巨头之一的中铁建最近突然名声大噪。5 {7 v( }9 e. X: h) s( o% M
3 K; e/ G( ~- d% N3 t9 [# i& W 10月25日,中铁建突然发了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它在沙特进行的一个轻轨项目很有可能有高达41.53亿元的巨额亏损。实际工程量超标、沙特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拆迁不力耽误工期、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都被指为是原因所在。* ?( i3 l4 c. Y/ {% a+ y& A
5 Q' {' [& _" n+ W; y3 y
4 h) B* C( j4 {
央企在海外巨额亏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中铁建虽是央企,但已经上市,所以亏损信息的披露相对完整,也给了我们一个很直观的央企在海外亏损的案例。
" S- v/ Z' |/ N6 F8 c+ c
2 l0 V; q2 @* y' d7 ]1 w 先天不足:这注定就是个“赔本买卖”& ?6 f1 B( m; o% d" ]9 x+ v+ U/ d
1 u# W% V( U# b" X : x$ G' r! _. @
% X7 A7 O4 H% ]. q
欢欢喜喜签合同 热热闹闹做宣传
& U0 e c0 o/ C4 n+ a6 [. n6 R8 D- w
' P. y: c% Q4 s; v- N' Q 2009年2月10日,中铁建与沙特城乡事务部签署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合同,该项目自2009年2月开工建设,根据合同约定,将于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
/ {* i1 D- \( X% Z
$ C- E" J4 h. B2 P0 r 2008年6月中沙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沙特50年来第一个轻轨项目、服务于穆斯林朝觐者的铁路专线,再加上又是一个121亿元的大单(海外大单可一向是央企们炫耀的资本),这些因素足以让中铁建非常得意了,所以它在09年年报中也称这是“中沙两国的标志性项目”。& H" v) P$ m9 B8 ]
j' c! c/ v( ~, C* V 正式开工傻了眼,先天条件原来如此恶劣& j( o: i/ c4 g% L# t
9 d' f! B9 v4 C) U; C: i2 E- Y0 N; ] x$ l6 T9 A
其实沙特政府这个项目已经招标好多年,有很多工程公司都投过标,其中还包括沙特当地最大的铁路建设集团(报价为27亿美元),但是它们的报价都比中铁建22亿美元要高(后来改为17.7亿美元)。对本地情况十分熟悉的本土公司都有27亿美元,中铁建却算出来个17.7亿美元,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据知情人士透露,原来中铁建是根据国内广州轻轨的投标成本来测算沙特项目的。 0 J8 S) K: |- P1 u+ m3 r6 I
- S- C6 j, }1 x8 |3 F4 x* Z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这是沙特,不是中国。据《中国铁道报》今年5月8日头版头条报道,麦加轻轨工程建设,困难重重,除所有国际工程普遍存在的语言、工作习惯等障碍外,本项目还存在以下限制条件:施工区域地处高温和特大风沙区,夏季地表的最高温度可达到70摄氏度左右。此地严重缺水,淡水比石油更加珍贵。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施工范围主要集中在穆斯林地区,制约因素多……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工程应该不低于两年,可是中铁建的时间却只有16个月。所以,这个工程根本先天不足,注定就要亏本的。
+ C! r+ ^, Y" W3 K( ~. M2 n
+ A7 g# y3 e$ L9 r( n+ I 后天失调:“水土不服”带来诸多问题% L# d x% b( j7 T/ I8 l
9 e7 ~! d0 P2 X7 G% r
8 P5 Y( N$ b9 Z* B4 @/ k6 }1 t4 n& F4 P7 t, }
难处一:与合同不一样,设计、采购中铁建插不上手
- ~' [0 ~/ a: h
0 F- J. _9 u! T: {2 |8 X 这个合同采用的是EPC+O&M总承包模式(是指对一个工程负责进行“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维护” ),这种合同又被称之为“交钥匙”合同,就好像我拿你的钱为你建幢房子,别的一切你就不用管了,只等合同到期拎包入住就好。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沙特政府却指定了另外的国际公司按照欧洲标准来做设计,还自己从欧洲采购了不少的关键的控制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都非常高昂。总之,中铁建就只管建造,设计、采购这两大块却不能主导,工期也被严重拖后了。) A# _5 c) A+ u5 w! i
+ d& k, Y% R2 [
+ _ d8 {+ u1 y1 v: S: j
难处二:业主不断提增加功能的要求、还要缩短工期
, E8 q; U( f" \4 l8 \8 W A# k: t4 W+ h1 G9 x9 g& W# _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沙特方面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还缩短了工期。中铁建管理层表示,项目图纸变更,是按照沙特方面要求更改的,增加了工程量。“项目工期非常紧,时间提前了,所有的成本都要增加。比如原先5个月的采购周期变成3个月,货来不了,就要临时调度,这时候就要增加成本。”
+ R5 k5 n; D* o: r4 L4 A2 b' a+ r7 e
中国铁建对沙特方的要求却是有求必应,工期被缩短了怎么办,从国内调工人过来加入“大会战”。有媒体报道,据中铁建沙特铁路项目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今年3、4月的时候中铁建动员了4000人去沙特。“我记得反正那一个月,北京到沙特的机票特别紧张,全都是中国铁建的人来沙特。”另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那一阵,沙特参赞别的事啥也没干,光给中国铁建的工人办理签证。”结果,据测算,在开通运营时可以达到75%的运能,超出了合同的35%。5 k- z$ |8 H8 o4 ~" I# W, L
) z ]0 U& z1 G/ R
难处三:拆迁难工期慢,外国工人还只工作8小时
. x0 h( X7 O6 n3 |. h" c/ U# S
; @% w+ S" H+ y/ s; q' M* r+ U& l' ? 央企在国内做个工程,一般都会享受一路绿灯,而且工人24小时三班倒,这样的气魄下,当然所向披靡。但是这事儿在沙特却大大不同。沙特方面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中铁建的一位管理层说:“很多拆迁他们都不完成,一直干到最后他们才拆迁。”' o1 f* @1 J" U1 x0 h* W& j! B
! W. r; U# R0 w- X
这里的工人也很麻烦,当地企业普遍按照8小时工作制度来推进工期,一些甚至连8小时都不到。另一位大型央企的海外项目负责人就表示,在国外承包工程,工作程序不能在国内那样打破常规,经常拖延时间。另外,当地的气候条件很恶劣,中午地表温度高度50~70℃,所以在沙特,除了国外特许的石油行业的工人外,是禁止雇主要求工人正午外出干活的,非要去也可以,加班费给够。
- P6 j- z4 {/ H9 n& e
/ }; b; ~: j2 _
9 Y5 I6 F( x( `/ _+ g& D# S7 E “外战外行”,不得不吞下苦果
6 J( b2 B# x+ x, U; |
/ t6 [' z9 w4 r 5 K! {9 z. T6 l
' \( u- [( s5 P2 ?* X 责任感、大局观强是好事情,但是也要考虑商业规则 s- ^( c d0 M. ?) Q4 c! b7 x
* b( f! v4 ?# N
在国内外工程承包行业,承建方如果遇到这些情况,通常有权要求停工,并向业主进行索赔。但在麦加轻轨项目上,中国铁建没有启动止损措施,而是从全系统15家单位调集大量人员驰援现场,进行“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讲客观”的会战。
9 ~7 C- c' m/ x. _6 X F9 K: y% s+ o1 N3 [; l& Z, `( l
中国铁建的苦衷或许是:作为全世界穆斯林朝觐专用铁路的麦加轻轨,是一条特殊的铁路,也是中沙两国元首见证下签订的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从外交、宗教、形象、声誉以及未来拓展中东市场等各个角度考虑,都不能停工,也不能拖延工期,即便问题出在对方身上。这种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值得赞赏,但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实带有友谊色彩的工程,并不代表就不能考虑商业规则。既然签了合同,按照章程办事是没错的。不过中铁建已经提出了索赔,尽管尚未获得沙特方的批准,但是希望这次可以充分地运用商业规则。
! h1 |/ m0 Y0 O0 s* H, N: m: d* n8 R' G# q7 u W; a8 [8 ~3 I4 ^
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风险控制意识差$ d1 ]1 w& [: e; I# J* V5 W
5 R8 u/ b% |+ x2 _1 F, T3 b
% t y) f4 l' B! T& Q 事实上,早在08年的时候,中铁建就曾经因为海外大单吞过一次苦果。当时中铁建位于尼亚铁路现代化项目被要求停工,随后合同内容被进行了变更。而沙特项目所签的是合同在签约时只进行概念设计,所以应该事先考虑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另外,央企也应该明白,在国内的这一套,可能在国外是行不通的,当地的自然、社会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当然,缺乏风险意识也是中国许多央企在海外投资的通病。
2 Z& L; v3 j, J1 `7 y+ `! Q) q% q; b7 _9 P5 s8 U
谁来为损失负责,却是个问号0 w# C. r( q, r) D( E
2 J6 c, M8 m! p7 a8 f+ _
: w: v6 t9 V; w! T- d2 W, I# r" }9 K3 \! E' u" _9 `- z z
直接受损人群:中小股民
: u1 W3 G% P0 T8 s) w( n M' h t! {4 k: u: `
央企在海外投资、做工程赔钱了,当然赔的是全体人民的钱,只是这样的损失我们很难感知到。而作为一个上市的央企,蒙受最直观损失的是中小股民。
1 ^! c- @8 u; l" Y9 v/ N% S+ W+ I; a9 ^) }
中铁建25日发表了公告,随之它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股价齐齐暴跌,同时还带动了中国中铁、中国交通建设另外两大巨头的股票下跌。这让中长期被套在中国铁建的中小股民们颇有怨气。股民质疑,为何中国铁建“6月已知道要巨亏还继续施工,而且没有提前公告”?知道内情的投资人有机会提前离场,而弱势的小股东们则蒙在鼓里,被动承受股价下跌的痛。5 Y, ?: I! R/ z. L1 J% o) i
' _/ Y$ T" y0 S& g8 _
9 L! m) W' D% E8 S8 y
没有问责制度,谁来为损失负责
4 G0 K A4 h3 e. W+ _' k' B) k$ Q3 A. y3 S3 \$ Y
知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频频被海外大单所“炸”,这也反映出中国企业管理上所存在的巨大漏洞,尤其是缺少责任制。任凭海外大单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公司法人都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虽然公司被海外大单“炸”了,但公司董事长的职位却稳如泰山。也正因如此,中国企业频频被海外大单所“炸”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只有落实了责任,才能减少损失。! @$ S8 P( L' K' m
. h+ X, O; ~( G! R8 h$ B 结语: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71%的海外投资都由国企完成。同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65%的海外投资都在亏损,虽然在严格意义上,中铁建只是承包工程,还不算投资,但是它的亏损故事也一样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 }# m3 p4 Y( Z- p" \$ f$ B
ツツ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