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回复: 0

治脾胃病的常用方药,老中医毕生心血共享!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7-3-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U( P% W/ `* }( f. U" ?( a# M5 e0 O
; K$ J5 a% l% n' O7 k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现为面黄肌瘦、五脏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些令人头疼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若脾胃出现病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影响。治疗脾胃病,中医也很在行。今且分享一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药!7 q( m, q4 ?9 J; v- B- ?8 H8 A
治脾胃病的常用方药,老中医毕生心血共享!(供图/视觉中国)
选方用药师古不泥古,仲景之重胃气、建中气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验方建中失笑散即化裁于《伤寒论》小建中汤;金元时期李东垣重视脾气升发一面,用药轻灵,健脾益气药的使用亦多药量不大,补而不滞。经验方加减薏苡竹叶散即化裁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湿热相关内容。古人的经验虽然宝贵,但在临床应用时,又灵活化裁,圆机活法,本着“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
1 A9 D) }+ E+ t6 T具体用药方面:/ `) }8 M5 B2 W8 ]
健脾补气药:3 n+ K8 k3 G( s/ ]5 V. E/ Z
临床上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气虚重者,党参可易红参粉3克冲服。对于偏于阳虚的患者,补气即可温阳,尤其是党参、黄芪,而少用附子、肉桂等温燥药,益气健脾即可达到回阳的目的,而过用温燥药往往会导致温燥伤阴之弊。
! n) \; @! K) B$ k6 Z; Z( Y( a. m! B行气和胃药:
6 G& L, S+ W; E0 c轻者多用厚朴、清半夏、砂仁、木香,重者加用檀香、沉香。
6 g( Y) \9 s8 n, C  v6 E# o9 Y; r化瘀药:& Q% `3 Y% \4 T1 q
久病虚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实证多用三棱、莪术;三七粉虚实均可用。% W4 L1 D! _+ w" m
制酸药:
5 }# G, s* C4 {1 g
( h- R( `% O: d4 q实证用吴茱萸、黄连;虚证多用川贝粉、海螵蛸或红豆蔻。4 C$ b  }" ]& e! b/ b8 \1 U% x
清利湿热药:
# q0 p: U8 V% F: l# X- q) o, g常用生薏苡仁、竹叶、白豆蔻,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该三味药同用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7 p) Y( q! G( w* H0 j
消积导滞药:1 i" t2 o' J( z  m. `# w
常用炒谷芽、焦四仙、莱菔子、鸡内金、大黄炭。5 t( w# y& i- r8 g3 X( @
此外,应善用现代药理知识:川贝粉、红豆蔻有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传统的具有抑制胃酸作用的乌贝散,浙贝母改用川贝母效果更好,且一定要用川贝粉,不仅抑制胃酸而且解痉止痛;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辨证的前提下应用,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 c1 b" T8 @+ m5 @5 I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A9 l; q" \8 p! ^6 }, P  `. [' J# X; \: z  l  a0 B

0 }: q; M1 j; J# x4 y7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5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