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现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湿气为万病之源
* i: W9 @# m v. W, V z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 y$ j! O. `!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T f( g+ E3 Q- n4 f$ L& M9 C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g3 `/ f, G. b. F# D2 J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A' f7 }& c' U# r0 t
: S( t' n8 y0 X* y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
; u2 K1 Q4 Z- V. ]) E- X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而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
7 Z; @1 J7 T7 _2 F$ L) l$ x: s& q; V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可能与你的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凉食)、贪凉等等有关。5 x8 m8 q0 c+ O" l$ W
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这五种症状,是体内湿气过重的最典型表现。
) R# C, I; t; |4 e0 u2 ^拍手(供图/视觉中国) 五步拍走体内的湿气1 D7 ~9 ?+ B( }1 y) g
1、拍手
; V9 W# W* i ?7 k( r* o. a体内湿气重的人,在双手的大鱼际靠近手腕的地方,会呈现青色或紫色。经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鱼际处,就能将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给拍出去。最开始拍手时,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住,不要放弃。
. Q: D8 a' {" g {2、抓腋窝2 l& N2 ] ?0 c R( }9 R. p
腋窝的顶点是极泉穴,它是心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摩、抓揉此处,能帮助心脏排毒。
' _1 o$ C S+ @9 A5 P3、拍肘窝 p1 {, {2 c; C. d; t( O
拍打肘窝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连续拍打5~10分钟,就会出现青、红、紫、黑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 w- o& [; h. V: d/ ` ^: r$ \% t4、拍打腹股沟
) G, \; t$ P: U9 W" O1 W! H5 b拍打腹股沟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不仅能健脾胃,对于调理妇科病、治疗因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都很有效果。
. ?, p! R* U* u8 |/ `5、拍腘窝9 T0 W: V4 M+ f
在腘窝(也就是膝盖后的凹陷)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很容易导致关节炎。空闲时候,拍打腘窝5~10分钟,或直到出痧、有瘀斑为止。每10天拍一次,把这个排污口调理通畅,体内的湿气就能顺利排出来了。$ C o) O. ^7 A# ?" V6 E& ~
两款汤喝走湿气
+ S O2 t7 v Q% W; w6 G
! h) L2 l9 z' e, z薏仁红豆汤(供图/视觉中国) 1、薏仁红豆汤: i A) D0 `! Q B5 N0 b( c- t1 @1 R
提起祛湿,薏米红豆怎么也绕不开。中医都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
7 k, i& N, ^* J' S* n红豆在中药里称为赤小豆,除上述作用,还能补心,适合夏季食用。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食材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带到单位去喝。建议不加大米,大米有湿气,虽然口感好但会使功效大打折扣。此外,薏米红豆汤也是肥胖人士和中老年人的好选择。+ u- M% y6 ~( y1 K- K6 |
2、扁豆玉米煲汤/ c, v3 C$ U) t: u
在煲祛湿汤时可以加入适量补气养血的汤料。( o7 ^' j+ R: O8 ?
如党参30克、大枣20克、枸杞子10克、怀山30克、生苡仁30克,起到益气利湿之效。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是何种湿气,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药、土茯苓、扁豆、玉米。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 ( `5 F/ J& O; N! i
- B+ t$ O5 x" g v3 D4 E
5 }; z$ v5 x5 Z# @; d4 a |
|